紫蘇(學名:Perilla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桂芢、皺葉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蘇(學名:Perillafrutescens),古名荏,又名白蘇、赤蘇、紅蘇、香蘇、黑蘇、白紫蘇、青蘇、野蘇、蘇麻、蘇草、唐紫蘇、桂芢、皺葉蘇等,是唇形科紫蘇屬下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主產于東南亞、臺灣、浙江、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區、喜馬拉雅地區,日本、緬甸、朝鮮半島、印度、尼泊爾也引進此種,而北美洲也有生長。那么,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吧。
一、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外感風寒用紫蘇,行氣寬中也安胎。紫蘇葉辛梗下氣,消除脹滿能開胃。煮汁一兩解蟹毒,痰多哮喘子猶宜。
紫蘇的功效有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有治療外感風寒,脾胃氣滯,食魚蟹中毒等證的作用?! ∽咸K含揮發油,其中主要為紫蘇醛,左旋檸檬烯和少許α-蒎烯等。
蘇葉煎劑有緩和的解熱作用;有增進消化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的功效;能減少支氣管分泌,緩解支氣管痙攣。本品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1.用于治療兼有胸悶,嘔吐,胃部不適感的風寒感冒。經常和藿香,荊芥,防風,橘皮,神曲等配合應用,比如藿香正氣散。從近些年的臨床經驗來看,本藥經常使用于急性胃腸炎的治療。解表散寒用紫蘇葉,行氣寬中用紫蘇梗,和胃止嘔用紫蘇(梗,葉同用),降氣消痰用紫蘇子(要略炒搗碎用)。配伍藿香,橘皮,半夏等,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不舒,嘔吐惡心。
2.用于治療妊娠嘔吐,妊娠肚脹等,配伍橘皮,砂仁。主要是紫蘇梗有理氣安胎的功效。
3.用于治療暑濕穢濁,魚蟹中毒而引起的胸悶,嘔吐,腹疼等。紫蘇有香氣,能芳香辟穢,祛暑化濁,解魚蟹毒,因此也經常使用于暑濕穢濁,魚蟹中毒而引起的胸悶,嘔吐,腹疼等的治療。
4.用于治療肺氣喘逆,痰嗽等癥。紫蘇子下氣消痰的功效較明顯,善治肺氣喘逆,痰嗽等癥,但是脾胃氣虛常有泄瀉者忌用。
紫蘇配獨活,山蒼術,檳榔,牛膝,可以用于腳氣病;配生石膏,白芷,可以用于口臭病;配香附,麻黃,可以用于發汗解表。配伍半夏,厚樸等,治療氣滯痰結的梅核氣。
另外,鮮紫蘇葉擦疣部并且敷料包扎,可以治療尋常疣。
二、紫蘇的食用方法
1、炒紫蘇葉
材料: 紫蘇葉,花生油,味精,蒜,柿子椒,紅椒,精鹽。
做法: (1)紫蘇葉切碎、蒜切末、青椒紅椒切碎丁?! ?2)坐鍋熱油,放紫蘇葉爆香盛起?! ?3)鍋中留底油,下蒜末、青紅椒炒出辣香,倒入紫蘇葉炒勻,放鹽、味精調味裝盤。
2、紫蘇排骨
材料: 排骨2條,紫蘇,醬油適量,姜少許,蒜少許,鹽適量,糖適量。
做法: (1)排骨用鹽、糖、醬油腌2個小時?! ?2)紫蘇取葉、切碎,姜、蒜切成蓉?! ?3)將腌好的排骨用慢火將其炸至兩面金黃,起鍋?! ?4)鍋中放入姜蒜爆香,然后再放入排骨、紫蘇翻炒。 (5)再放入少許糖跟醬油,蓋上鍋蓋至收汁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紫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