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花黃金條先葉而花,金黃燦爛,可叢植于草坪、墻角、路邊、樹緣,院內(nèi)庭前等處,觀賞效果很好,不過金鐘花和連翹長得比較相似,關(guān)于金鐘花:金鐘,別名:金鐘花、迎春柳、迎春條、金梅花、金鈴花;拉丁文名:Fo...
金鐘花黃金條先葉而花,金黃燦爛,可叢植于草坪、墻角、路邊、樹緣,院內(nèi)庭前等處,觀賞效果很好,不過金鐘花和連翹長得比較相似,
關(guān)于金鐘花:
金鐘,別名:金鐘花、迎春柳、迎春條、金梅花、金鈴花;拉丁文名:ForsythiaviridissimaLindl.木犀科、連翹屬植物落葉灌木,高可達3-3.5m。全株除花萼裂片邊緣具睫毛外,其余均無毛。生于山坡灌叢中、溪岸、林緣。黃金條先葉而花,金黃燦爛,可叢植于草坪、墻隅、路邊、樹緣,院內(nèi)庭前等處。木犀科植物金鐘花的果殼、根或葉可入藥。
金鐘花形態(tài)特征: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邊緣具睫毛外,其余均無毛。枝棕褐色或紅棕色,直立,小枝綠色或黃綠色,呈四棱形,皮孔明顯,具片狀髓。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3.5-1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規(guī)則銳鋸齒或粗鋸齒,稀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和側(cè)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6-12毫米。花1-3(-4)朵著生于葉腋,先于葉開放;花梗長3-7毫米;花萼長3.5-5毫米,裂片綠色,卵形、寬卵形或?qū)掗L圓形,長2-4毫米,具睫毛;花冠深黃色,長1.1-2.5厘米,花冠管長5-6毫米,裂片狹長圓形至長圓形,長0.6-1.8厘米,寬3-8毫米,內(nèi)面基部具桔黃色條紋,反卷;在雄蕊長3.5-5毫米花中,雌蕊長5.5-7毫米,在雄蕊長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長約3毫米。果卵形或?qū)捖研危L1-1.5厘米,寬0.6-1厘米,基部稍圓,先端喙狀漸尖,具皮孔;果梗長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1月。
金鐘花生長習(xí)性:
習(xí)性特征喜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較耐寒。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較耐濕。根系發(fā)達,萌蘗力強。在溫暖濕潤、背風面陽處,生長良好。在黃河以南地區(qū)夏季不需遮蔭,冬季無需入室。
金鐘花養(yǎng)殖方法:
1、用扦插、壓條、分株、播種繁殖,以扦插為主。硬枝或嫩枝扦插均可,于節(jié)處剪下,插后易于生根。
2、對土壤要求不嚴,盆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
3、澆水春秋二季1日至2日澆1次,夏季每日1次至2次,冬季見土面干時再澆。地植冬末春初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花芽膨大與開花。 4、盆栽每半月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增施1次至2次磷鉀肥,可使花大色艷。地植于冬春開溝施1次有機肥即可。每年花后剪去枯枝、弱枝、過密枝,短截徒長枝,使之通風透光,保持優(yōu)美株形。只要注意改善栽培條件,加強科學(xué)管理,一般不會發(fā)生病蟲害。
金鐘花與連翹的區(qū)別:
金鐘花與連翹屬同宗兄弟,主要區(qū)別在株形和花色上。金鐘花的枝條直立,花鐘狀,金黃色或深黃色;連翹的枝條拱形下垂,髓心中空,花鐘狀.鮮黃色。不過它們的雜交種叫金鐘連翹,株形像金鐘花,枝條直立,花色似連翹,鮮黃色。下面我們看看金鐘花與連翹的具體區(qū)別:
枝:連翹干叢生,直立,枝開展,拱形下垂,小枝黃褐色,髓中空;金鐘花枝直立,小枝黃綠色,髓薄片狀。
花:連翹花通常單生,稀3朵腋生,花冠金黃色,萼片與花冠筒等長;金鐘花的花1至3朵腋生,黃綠色,萼片長達花冠筒中部。
葉:連翹為單葉或有時為3小葉,對生,葉緣有粗鋸齒;金鐘花單葉對生,葉中部以上有粗鋸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