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就是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
艾蒿就是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神秘而實用的植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艾蒿的形態特征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并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花期: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7-10月。
生態習性:適應性強,耐瘠薄。但以向陽、排水順暢、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二、艾蒿的主要價值
藥用
艾草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制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于避邪,二來用于趕走蚊蟲。
食用
艾草米果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參見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時分贛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習俗。艾米果的形狀與餃子有點像,但體積更大內有餡,美味可中可當主食。
染料
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艾草染色還具有功能性作用。
印泥
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鏢、艾絨、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調和而成。艾絨必須預先備制。取陳艾葉經過反復曬杵,篩選干凈,除去雜質,令軟細如綿,既成為艾絨,方可使用。而艾絨又有兩種,以上法炮制者為粗艾絨,一斤可得六、七兩,適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細加工,經過數十日曬,篩揀數十次者,一斤只得二、三兩,變為土黃色者,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也是作印泥的原料,用于直接灸法,物美價廉,可以選購。細艾絨用放大鏡一看,好像一堆小毛毛蟲,干干凈凈,沒有一點雜質。日本有傳承幾百年的名牌艾絨商家,如東京“釜屋會社”,釜屋牌艾絨有三百多年歷史了。還有“三惠貿易會社”等等,他們的貨源多來自中國湖南艾醫,釜屋一家一年產艾絨就達十余噸之多。
三、艾蒿辟邪的傳說
“艾葉能辟邪”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形成的認識,今天,許多人都知道,端午節懸掛艾葉就是為了避邪,有關艾葉辟邪在民間有多種傳說,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關于艾葉辟邪的認識是怎樣形成的?
有關艾葉辟邪的傳說有多種,但流行最廣泛、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所載的“五月五掛艾蒿”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一位神仙來到了人間體察民情,他把自己扮成一個過路的人,來河邊的一個小村一對富裕的年輕夫婦家里。神仙向那個女主人討要一點食物充饑,女主人不僅不給食物,還譏諷他,甚至放出惡狗咬他。神仙氣壞了,心想:這真是一個既吝嗇又狠毒的女人,我非給她點顏色看看不可!神仙讓這個不懂情理的女人看墻壁上顯出四行白字來: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過后,此村焦土。很快,這件事情在村里傳開了,大家一聽這事,都埋怨那個女人太不懂情理,但大家都想不出辦法,全村人只好收拾好東西準備逃命。
五月初五那天一大早,神仙懷里揣著水、火和電三個神瓶,又裝扮成一個行路人來了,他正要把瓶子里的神火倒出來將這個村子燒掉時,看到一個老太太背著大孩子領著小孩子正在非常艱難地過河。她為什么背著大的而領著小的呢?神仙心中十分納悶,便迎著老太太喊道:“身背大孩領小孩,諾想快些過河去,幾時才能到對岸,應背小孩領大孩”。老太太沒有回答,只顧艱難地趟著水往前走,來到對岸,她才把大孩子放在地上,嘆了一口氣說到:“一人不善眾遭難,孩子離娘多凄苦,天火今日燒俺莊,不能讓他遭禍殃。帶著孩子來逃命,親生兒子不當緊,巧遇大孩失爹娘,領著過河理應當。”神仙看著善良的老太太和兩個孩子,再摸摸自己懷里的火瓶,便有些為難了:怎么能燒她家的房子呢?神仙想來想去,躊躇再三,最后對老太太說:“帶著孩子快回莊,紅綢綁艾栓門上,艾蒿一束綢一方,你家可以免災殃。”不待老太太細想,突然刮起了一陣風,把老太太和兩個孩子送回了村里。她知道是遇見了神仙。一回村,就去割艾蒿,找紅綢,老太太想的不僅是自己的家,而是整個村莊,她把家家戶戶的門前都用艾蒿和紅綢做了標記,連村頭那個很壞的女人家也給掛上了。村子里的房子一幢也沒燒掉,人們都非常感激那位好心腸的老太太。從那時起,民間就流傳了五月五掛艾蒿的習俗。
四、艾蒿的養殖方法
艾草的適應性強,普遍生長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艾草種植要求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有利生長。種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CM時須疏苗,以利生長。株高30CM時可撒肥料,讓葉子及莖干充分生長,因特殊葉形及特殊需要銀色色彩,近年來常被花藝老師拿來作花材。
艾草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后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采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
艾蒿的味道與檸檬味道相似,常被用于制作花露水、香醋時的材料,擦于皮膚上具有防蚊防蠅的效果。艾蒿拿來泡茶飲用,有益腸胃健康,并驅除孩童體內的寄生蟲葉。放于洗澡水泡澡,增進血液循環,置于枕頭中并可治療失眠。而且市面上的艾蒿葉都很便宜,十塊錢一大包很便宜,大家可以放心的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