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都有很多舊衣服,很多時候衣服就仍在那里不管了,其實舊衣服還是可以進行很多改造的。愛美又節儉的女生,想必有很多漂亮的衣服部分部位起了毛球,泛黃,綻線等等問題,或者本來不錯的單品沒有穿,閑置了,那么怎樣處理這些漂亮單有缺陷的衣服,值得我們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好好進行一番修整。下面就一起看看關于舊衣改造的意義在哪里?舊衣改造在服裝設計又有什么作用呢? ...
一、舊衣改造的意義
1.舊衣改造節能環保
現代社會倡導環保低碳,而越來越多的舊衣服棄之可惜、浪費,放置衣櫥又造成廢物堆積。在服裝面料再造設計教學中,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材料費用于購買服裝面料及輔料。如果可以用廢舊衣服充當一部分的面料,可以節省部分開支。舊衣利用和改造成了學生學習材質設計最好的渠道。
2.增添學習靈感
舊衣改造一方面在教與學中做到了節能低碳,另一方面舊衣換新顏,個性的設計給服裝增加了附加值,增添了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促進了整體服裝設計能力的提高。舊衣改造體現項目教學法的的運用服裝材質設計課程本著以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標,因此課程教學設計應實現任務化、實戰化,強化實踐教學。在設計與制作中,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將現有的舊材料和新材料進行結合。教師布置真實任務,以某種主題開展材質設計教學,引導學生收集素材查閱信息、從尋找靈感到色彩提煉、材質設計、材質制作、成衣應用實現全過程。
二、舊衣改造在服裝材質再造設計的運用
1.運用于面料增型設計
在面料上做加法,即增加其他相同或不同材質的面料和輔料,形成具有特殊、新鮮立體效果的面料。主要采用紐扣、花邊、繡片、珠片等通過縫合、粘貼、刺繡等方法來表現。在學生的面料增型設計作品中,舊衣利用的空間最大。同學們的表現手法可圈可點。款式簡單或過時的牛仔褲可以被自由發揮。無論是釘扣、珠片與不規則繡線的組合、還是花布拼貼,都應注意點線面的變化規律。
2、運用于面料減型設計
面料減型設計主要采用鏤空、抽紗、剪切、爛花等手法,破壞成品或半成品面料的表面,使其具有無規律、破爛感、不完整的特征,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在減型設計中,應跟學生強調重點解決怎么剪,用什么方法剪的“度”的問題。在這個方法的學生習作中,無論是抽紗與剪切的透疊處理、褪色與正反互襯,都較好地反應出服裝“破與不完整的特點”。舊t恤的減型法運用較多,在其胸前或背面剪出一點規律的條狀或花型,里邊再補襯蕾絲或顏色鮮麗的布料,會立刻顯露出另類個性。寬松的男t恤可以變化款式,修剪掉袖子配上紗網可以改造成女背心或短裙;
3、運用于面料的立體造型設計
立體造型是指將面料從二維轉變為三維的一種創新,用于禮服和時尚服裝的設計,主要方法有褶皺設計與衍縫。褶皺表現即通過擠、壓、擰、折等方法成型后再定型,不同的打褶方法,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常用的有將面料先折疊、拼合再疊加堆積在一起,使服裝呈現出立體造型的層次美感。舊衣改造的應用主要以舊的柔軟、輕薄面料嘗試褶皺法訓練,集中體現于禮服的胸褶、裙褶等。
4、運用于面料的鉤編設計
運用不同的線、繩、帶、花邊通過各種鉤織、編結或捆扎手法,變成疏密、寬窄、凹凸組合等所需的效果。舊衣改造主要應用于肩帶、腰帶等部位及服裝零部件的設計。將舊衣服剪成若干條不同色的布條,再編織成裙子、背心的肩帶;袖子的外側面也可以做有規律的編織設計;T恤的下擺剪成條狀后再做一兩層編織也會增添個性。
5、運用于面料的綜合設計
綜合以上設計手法設計出新的富有變化的面料,設計原則是先減一減,移一移,加一加,借一借再代一代,設計手法靈活多變。這一階段學生的作品體現創造激情,思維開闊,很多作品切實可行。如圖服裝材料設計是把傳統轉化為現代,由繼承轉向創新的過程。把舊衣改造融合于服裝材料設計中,是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舊衣改造在服裝材料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一方面發掘學生創新能力,積累設計經驗,提高實際應用技能;另一方面增添了生活的趣味,讓學生有成就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此外,資源節約型社會需要社會中每個人共同創造。舊衣改造環保綠色生活的一個方面。
總結:關于舊衣改造的意義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小編的努力可以幫助到你,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小編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齊家網將給大家提供更全、更詳細、更新的資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