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已經被淘汰了,不是等離子本身顯示技術不行,可以這樣說,我用過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是除原來老式的crt(顯像管電視)外,在動態及色彩顯示,以及對比度和顯示層次上,遠勝過現在的液晶電視。我是電影發燒友,經常用電視看大片,在我的觀影感受來說,等離子電視對暗場細節的顯示遠勝現在任何液晶電視,包括現在所謂4k高清,而且還是差不多10年前的我花了6000多銀子買的一臺長虹42寸的等離子電視,我認為在色彩及動態以及暗場顯示層次都比現在許多液晶電視好。
因為賣房子及搬家的緣故,我那臺看了多年的長虹等離子電視,就送給買我家房子的新主人了(附送家具家電)。搬了新家后,又花了6000多銀子新買了臺長虹智能4k高清60寸的chiq60qr,確實是旗艦機,顯示出色,但是在暗場顯示的層次上,還是不如我老的等離子電視,就是說在黑暗場景下,等離子電視可以顯示出的一些細節,在液晶電視上無法顯示出來。這也許是液晶電視先天不足的因素,例如在對比度,夜場顯示,自己大動態顯示,不如老式的顯像管電視和后來的等離子電視。
等離子電視有它好的方面,不好方面就是耗電,我當初那臺42寸等離子,耗電量是300瓦,嚇人不?當然等離子技術當時也在進步,后來50寸的耗電量也能降到100多瓦了。等離子還有一個所謂的靜止畫面灼屏的缺點,其實在我2007年買的那臺長虹等離子電視已經解決得很好了,我看了那么多年,還沒灼屏。當然,我都是放電視,畫面不會靜止的。所以等離子電視的灼屏以及使用壽命,只要你不拿來當顯示器用,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對電視使用壽命也可以放心。
等離子電視有它獨有的顯示技術優勢的地方,例如自發光,對比度高,對動態顯示以及對暗場顯示等方面有優勢,為什么后來等離子電視會被淘汰呢?這說來就話長了!這與當時獨家掌握等離子核心技術的松下戰略失誤有關!
簡單點說,松下當時想壟斷屏,其他電視整機企業拿不到屏,紛紛轉投液晶陣營。而當時顯示技術除了等離子,還有就是液晶顯示,只不過當時液晶顯示也不是很成熟,只能生產最大32寸屏的電視,而且價格高。但是在眾多電視整機廠商的強烈需求下,液晶顯示迅速進步和擴大生產,于是市場上液晶電視大批量上市,價格也因此迅速下降,隨著技術的進步,液晶電視也越做越大。于是乎,市場上液晶電視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說到平板電視,就是液晶電視的代名詞,等離子電視徹底出局了,等離子成了被淘汰技術的代名詞了。松下等離子原來是最好的,也被自己給作死了,自己后來也徹底退出了等離子電視的研發。長虹也一樣。于是乎,等離子電視也在技術上沒有再進步,算是徹底被淘汰了。說到底,是被市場淘汰的。液晶顯示其實并不完美,但是勝在了市場!
這就像汽車的手動擋一樣,為什么歐洲人開手動擋的占大多數,因為他們進入汽車社會比中國早很多年,他們人人都熟悉和會玩手波(早期汽車都是手波),機械玩意好像深入他們骨髓了,有了更傻瓜的自動波,歐洲人固執地要堅持開手動波,要是在中國,看見手動波的奔馳寶馬肯定會特別吃驚。反過來看咱們中國人,普及汽車才幾年?許多人在買第一臺車之前,連方向盤都沒有摸過,都是進駕校才第一次坐上駕駛座(我就這樣,莫笑,呵呵),所以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駕馭手動擋汽車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根本駕馭不了。但是現在有了一個很好的選擇,那就是有自動擋汽車。于是乎,在中國人,由于自身進入汽車社會太短時間,再加上咱們的駕校都是打醬油的,剛剛拿到駕照的駕駛技術都爛,實在駕馭不了手動擋車,于是,絕大多數人買車時都會買好開的自動擋。這個時候市場差別就出來了,既然買自動擋的人居多,那么,生產廠就把精力放在生產自動擋車上,反觀手動擋車成了落后和低檔貨的地步。你想想,在中國,如果某人是手動擋愛好者,他想買一臺幾十萬的手動擋車,能買到嗎?不但買不到,還會被人恥笑。會被人笑,幾十萬的車都買得起,還買手動擋!儼然手動擋就是低端落后的東西!而真實情況呢?其實手動擋有它許多自動擋無法替代的優勢的地方!
話扯遠了,明明在說等離子電視,我舉什么汽車手動擋的例子?我只是打個比方,來說明什么叫市場來決定成敗。有時消費者的選擇是他的一種合理性,雖然他的選擇不一定是好的,甚至于選擇了一種不好的消費體驗,但是對于他來說,一定有他的某種合理性,他既然要那樣選擇,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作為提供消費需求服務的生產者來說,就不得不以市場,以需求為導向,來提供大多數人需求的東西,才能勝在市場!
最后,現在新的顯示技術,有三星基于液晶電視改進的量子點技術,以及lg為代表的oled(也是和等離子一樣的自發光顯示),還有什么qled,好戲才剛剛開始,到底鹿死誰手,還是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