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剛搬了新辦公室,分享給大家看看。
作為一個獨立設計師我不需要很大的地方,選房子的初衷就是安靜接地氣,所以我的定位首先就是平房,我看了很多,包括居民樓里中間車棚改造的,還有夾在兩個樓之間的平房,總覺得差那么點意思,后來我還是來到濟南市中心,最老的城區(qū)這邊開始看房子,還是覺得這邊更有文化氣息,好多文創(chuàng)店,設計單位,商業(yè)餐飲,也都在這邊,我找了一個中介幫我找房子,條件無非是大開間,安靜,房租還要便宜,后來的后來我就租到了我現(xiàn)在的辦公室。
圖中紅點的位置就是我的辦公室的地點,北面就是大明湖,緊挨著省政府,南邊就是恒隆廣場,世貿(mào),西面是五龍?zhí)鄂劳蝗瑬|面是芙蓉街曲水亭街,可能來過濟南的也就來著幾個地方吧。我的這個地方叫西公界街水胡同4號。
我所在的這個片區(qū)叫將軍廟片區(qū),是濟南最古老的片區(qū),政府已經(jīng)準備進行整治街道的外立面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對這一片加以保護開發(fā),這一片也不會再有什么拆遷的工作,說實話這一片的房子是不好找的,因為這一片太老了,加上基礎設施落后,一個院里可能住了十來口子人都有,而且各種后來搭建的房子導致院子很小,屋子也都被分割成各種小間,我找的這一個還是很符合我的要求的 。
先給大家上一下原來房子的圖吧
院子我還沒來的及收拾,我想夏天快來了,院子里的石榴樹也發(fā)芽開花了再開始捯飭。
電工做一些開槽的活,刷墻的時候我沒有去,沒做什么大的改動,這個屋子的開間本來就足夠大,就是把一些插座和開關位置布置好,其他就是刷墻了,地面就是平方那種水泥地,天天擦能擦的很亮的那種,我覺得很好,保留。房子中間有個梁,一遍有個吊扇,最早的那種,一邊有個墨綠色的燈柜,我選擇保留,我需要這個屋子里有點原來房子里的味道,這個電扇還能用,北屋冬暖夏涼,可能這個風扇都夠用了。這個大屋子里面還有個套小間,以前是個臥室,我不在這住,以后準備用來做物料間之類的。旁邊還有兩個小偏房,一個我用來當清潔間兼工具間,對于這種平房來說里面一定是放個拖把池,我一天要拖兩邊地,否則涮拖把會比較麻煩。另外一間準備給我在曲水亭街買柳編制品的朋友船長做臨時倉庫使用。
好了,上圖。
這是我在淘寶刻的幾個工作室名字的不銹鋼字貼在門外。
好朋友給我畫了一幅超大的畫我去英雄山裝了框子。 其他小畫也由他提供,還有一幅朋友寫的對聯(lián)我剛拿去裝裱。 閉門不管庭前月,分寸梅花自主張 。
整體色調(diào)我選用白色,這樣也可以和整個老院子有個對比,我本人來說也不喜歡很復雜的東西,四張1600*800mm的桌子拼在一起組成我的大工作臺,這就是我為什么一定要個大開間。現(xiàn)在買的植物還遠遠不夠,我一定要要被植物包圍起來哈哈,桌子上的粉色滿天星和畫的色調(diào)呼應。
光源我選用了三個吸頂筒燈,同樣是白色,在梁下面裝了兩條燈,整個空間的照度完全沒問題。
我作為旁邊是吸墻白板,用來貼本期項目的一些圖紙和想法。表同樣是白色。
淘寶定做的半遮光窗簾同樣是白色,因為我不喜歡喝茶,所以也沒有設置什么茶臺,就在座位對面做一個小的休閑區(qū),方便朋友臨時來坐坐。
劉看山每天都得讓我跟它玩 哈哈。蒲團由我朋友船長提供,來濟南可以找他學柳編,他也有自己的家庭旅店。
桌面的小收納筐也是必須的。
自己的臺面干凈就好。
怎么不敢看我呀!
在對面的工具間里放了原來房東的柜子,做收納工具使用,無聊的墻面就貼上上次去齊家鹽拿的馮老板的文書吧。
最重要的是,我每天都可以騎著自行車去武庫泉打泉水喝!
借用之前媒體采訪北京 眾建筑設計工作室的時候他們說的一段話作為結(jié)束吧,因為他們的工作室也在胡同的四合院里:
我們的辦公環(huán)境很具有畫面感:故宮東側(cè)北池子大街的胡同里每天都車水馬龍,有的是政府官員,有的是迷途的外國游客,也有踏步行進的武警戰(zhàn)士或騎三輪車穿街過喊“羊肚羊羔”的小販,以及很多很多的“大媽”“大爺”。這里并不浪漫:下水道會有氣味,大媽會吵吵鬧鬧、鄰居會不時大動干戈。而在一門之隔的工作室里,有人在這邊畫著圖,有人在那邊打著電話、爭論著設計,可突然又聽見外面的吐痰聲,再配上點背景音樂什么的,相當蒙太奇。記得一次,公司正在開會,外面?zhèn)鱽砹藗€新鮮的聲音“收舊手機收長頭發(fā)……收舊手機收長發(fā)……”漸弱漸強,辦公室瞬間就爆炸了,有同事立馬跑出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