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國看來電視機 就是一個家用電器,和空調冰箱的地位差不多。但是在中國把電視賦予了其他意義。父輩和我們都是回家看電視,說明我們當時精神文明還是極度匱乏的,只能看電視看電視伴隨我們成長,所以賦予它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這代人(我是80后,我幾乎現在不看電視)其實很少看電視。所以裝修時要圍繞自己的生活節奏裝修。無所謂墻不墻,自己喜歡就好。
2017-04-23
我又來看圖說話鳥~
首先,實際上電視機確實曾經是成為過美國家庭裝修的中心物件的,不過那個年代比較久遠了。
在電視機之前,起居室里的中心曾經是留聲機,收音機……像這樣
大規模的改觀差不多從50年代開始:截止1950年1月1日,美國約擁有300萬名電視機用戶。之后的幾年間又增加了700萬電視機,電視機是作為收音機進階產品進入千家萬戶的,盡管當時的電視臺還來不及制作大量的電視節目供播放,甚至每天有節目的時間都很短,但仍舊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大家對電視機那是相當的喜愛喲!此處插播一條nbc當年的彩色電視廣告供感受~
于是很多人的起居室就變成了這樣:
由圖可見,當電視機剛剛進入美國的年代,無論收音機留聲機還是電視機,體積都比較大(很多都直接是落地的箱子),而屏幕本身都比較小,電視機更多的像一個帶著一塊小屏幕的“大箱子”或者說“大盒子”,人們對它再重視再喜歡,從擺放的角度考慮,靠著墻邊,占一個角落確實是比較合理的想法。哪怕是一家人都死命的圍著一個角落呢?
這么樣的一個東西,確實很難想出它可以居于一個墻面的正中擺放,并且還弄一個配套的“背景墻”出來。而實際上電視機這個東西變得小起來,薄起來真是沒有多少年的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就是一個“很占地方的大盒子”。很多年下來,已經讓美國人養成了“它就該呆在一個角落的”習慣了。
而電視機進入中國普通家庭的時間則要晚得多,那個時候的電視機已經比最初的時候小很多也薄很多了,但真正大量中國家庭圍繞電視機做背景墻的時候,則是薄款電視一統天下以后的事情了,電視機就剩下一個巨大的薄薄的屏幕,確實具備了圍著它做一面“背景墻”的擺放條件了。
至于現在的美國人,用薄電視的也多得是,他們有的也開始慢慢搞起背景墻了,下圖是電影《美國麗人》里小哥的房間,你看看這個電視擺的,怎么?不像一個背景墻嘛?這可是99年的電影了~
總之:搞不搞電視背景墻并沒什么特殊的“好”與“壞”,“品味”高與低的分別,完全就是看習慣,依照需求而定罷了。
2017-04-24
曬曬我喜歡的電視柜背景墻,其實我們弄背景墻也不完全是為了美觀,它還有儲物功能,比較實用。
2017-04-19
電視背景墻作為一種裝修設計元素,在中國的確是相對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受傳統文化和居住習慣的影響,中國人更注重家庭活動中心的區域布置,往往將電視作為客廳的核心。
首先,電視背景墻不僅僅是放置電視的地方,它還可以是提升整體家居美感的設計元素,通過裝飾、材質和燈光來營造氛圍。其次,在歐美一些文化中,客廳設計更注重空間的開放性與舒適性,很多時候客廳區域是多功能的,電視則被放置在角落以節省空間,形成更靈活的布局。
最后,裝修風格的選擇和文化背景都有關系,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審美和習慣。對于喜歡追求設計感和個性化的用戶來說,除了電視背景墻,也可以嘗試更多的設計方案,充分展現個人品味。
2024-07-30
這就跟中國人為什么用筷子吃飯一樣,不是每樣東西都要和外國人保持一致,我們有我們的生活習慣
2017-04-25
歐洲,美國也好,室內設計大多圍繞壁爐來做的。中國習慣以電視為家庭社交的核心,所以造成這種狀況。
2017-04-25
因為中國家庭業余生活內容比較少,家里整個布局是以電視機為中心展開的。
2017-04-24
老友記看過哇 joey做了個家庭娛樂中心
2017-04-24
隨風而過
怎樣檢測材料的環保性,我可以給你很多小方法
家里電視沒聲音就沒有其他聲音了
2017-04-20
請看houzz上美國人家的電視背景墻…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