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4k,色色午夜手机在线视频,拉风色综合成人网,亚洲精品久荜中文字幕

日本的電飯鍋好在哪里?為什么那么多人從日本帶?使用過后真實感受如何?
日本電飯鍋有三大技術。首先是多層內膽據說最多有七層的,7mm厚的。第二是加熱方式,有立體加熱的就是上中下都有發熱絲,這還不是最先進的,最先進的叫IH全方位加熱。第三就是加壓,在1.2個標準大氣壓下加熱煮飯。如果你想買到一個有這三樣技術齊全的日本原裝電飯鍋,起碼得要超過4000元軟妹子吧。
2017-04-22
你們這些村姑村夫都讓開,這個問題必須由我回答才權威!什么鍋啊米啊水啊國產啊日產啊德產啊,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是,統統不得問題要領?。。?!花拉瑪多錢,吃拉瑪多米飯,還不知道答案的,真真夠了!

經過我長期體驗,米飯好吃與否
關鍵
在于

肚子有多餓!
不信?餓三到五天,再試試,吃嘛嘛香!
2017-04-25
2017-04-24
我日本amazon買的虎牌的jkn-g100 一年不到,只是周末用用,涂層脫落了。。。。。。
涂層脫落了。。。。。。
涂層脫落了。。。。。。
2017-04-24

好吃的米飯,當然是好米加正確的烹飪方法造就的。日本電飯鍋主要是用很簡單的操作就能實現比較好的烹飪效果,通常都有5級米的軟硬調節,從十幾分鐘到3個小時的不同蒸法,針對不同米的調節方法。特別是由于密封好,所以水分流失少,煮飯過程沒什么蒸汽,鍋很好刷,同時剩飯放在鍋里到晚上仍然口感不錯。缺點是中途不能開蓋,大部分不能煲粥,所以不太符合廣東人的飲食習慣。

去關西旅游綜合的感受是,日本米確實好,在日本吃到的最好吃的是當地小土鍋悶的帶鍋巴的米。

就是圖片上左上角的那個。

而他們市場上米的分級分類也非常細致。最后,我買了象印的極之羽釜那個型號,同行的朋友買了南部鐵器的型號。

在電飯鍋IH加熱和7段壓力的作用下,國內3塊多的米口感已經不錯了。(基本上幾個價位的米都試過,除了3塊以下的米實在是品質不行,其他的米都是效果不錯的,當然便宜米效果更明顯。)

至于值不值就要看個人了,畢竟每個人對感官享受的追求是不同的。

PS:現在加熱壓力部分各家差別不大,主要附加值在鍋體材料上。這個呢,又不可能有量化的測試結果,只能感慨廠家的營銷手段高明。不過,南部鐵器那個鍋體,敲起來有磬一樣的聲音。。。

2017-04-24
回國前老媽要求帶日本電飯鍋回來,只好跋山涉水背個電飯鍋回家。



日本電飯鍋種類實在太多了…每個廠商特色的功能簡直比 Dota 英雄技能都難記,最后買的三菱電飯鍋,因為感覺比較好看,高大上的腐乳塊!




上網考察了一下都說買日本本國版的比國際版的要好,買完到家才想起來還需要變壓器,可是這玩意1400瓦…

于是


某寶上買了一個2000瓦變壓器,重量和體積堪比小型 TNT 炸藥包…而且一個破變壓器的價錢都可以買個便宜國產電飯鍋了…



一切準備好了以后沐浴更衣,開始品嘗第一碗大自然的饋贈





細嚼慢咽
.
.
.
.
.
.
.
.
.
.
.
.
.
.
.



好吃!但是說不出具體好吃在哪里。

大概和跟 CF 玩家解釋 COD 畫面更好的感覺差不多吧。
2017-04-24

男友冒著被海關稅的風險日本背回的tiger電飯煲 價格3500
從此以后 每頓飯最期待的都是那碗米飯
ps:米是最普通的國內的米,和之前九陽800rmb買的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真的有區別。
顆粒更飽滿Q彈
光吃飯米粒就覺得很有趣( ̄▽ ̄)

是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感的一大利器!?。?/div>
2017-04-23
自己在宿舍用的是夏普300元左右的電飯煲
有時候在店里吃的是象印3000元電飯煲煲出的飯

從口感來講。300左右的電飯煲把一個喜歡吃蓋澆飯的女紙改造成了一個先把菜解決掉,再專心致志的吃白米飯的菇娘。

這樣看來,可能跟日本的米好吃有關。


但是.....

3000左右的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的感覺呢
就是直接不需要菜,真心覺得有飯就足夠了。每吃一口還會發出幸福到心底的贊嘆。

亞帕和電飯煲自身有關。

那么電飯煲自身好在哪里呢。以前我在另外一個相似問題下回答過。搬過來~~
為什么日本電飯煲那么傳奇?

源于加熱方式和內膽的差異。
一:加熱方式日本主要分為四種:傳統的底盤加熱、IH電磁加熱、IH電磁壓力加熱、瓦斯加熱四種。
國內大多是第一種傳統底盤加熱。IH電磁加熱的市場熱度也在逐漸升溫。


這兩種加熱方式有什么不同呢,簡單來說傳統底盤加熱的原理是通過加熱盤將熱量傳導至內膽底部,然后由內膽再將熱量傳遞給食材,這種加熱方式生產成本低,控制難度小,但加熱不均勻,不能進行精確溫控也是這種加熱方式很明顯的弊端。

IH電磁加熱技術發明后,解決了加熱盤的這一弊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變電流,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越過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升溫迅速。而且很多高端IH電飯煲引入多級線圈,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環繞加熱,實現了絕對的均勻加熱。IH加熱還能對米飯燜制過程實現精準程序控制,根據米飯各個加熱階段的需要設定不同的加熱方案,使得口感和營養成分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段源于百度)

從價格上來說:
傳統底盤加熱:3千日元ー8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180元—480元)
IH電磁加熱 :8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480—)
壓力IH:1萬5千日元—
(約合人民幣900—)
高端電飯煲:4萬日元—
(約合人民幣2400—)
什么是高端電飯煲呢?首先它的加熱方式屬于IH或壓力IH加熱、區別就在于它的內膽。

二:內膽

國內內膽材質大概分為三種:
①一般合金鋁材內膽
②不銹鋼材質內膽
③陶瓷內膽

而顯然、最為電飯煲鼻祖的日本在這方面明顯超出了中國,不僅如此,不同廠家主攻的材質也各不相同。

比如舊三洋以純銅制內膽為主、三菱著力炭制內膽、tiger專攻土質內膽,日立為鐵質…
插幾張圖感受一下
最后這個賣到了13萬日元(約合8000元)。因為它用的是溶金技術。。。。
2017-04-23
都說一個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精明又挑剔的煮婦,那么一定不會放過名列國人在日本電器采購第一位的那一只電飯煲。

一開始了解到這些在日本銷售的電飯煲基本上都非常昂貴,主流版價格要在人民幣5000元左右,高端型號的甚至在人民幣10000元以上。

那么問題來了…
那么為什么日本的電飯煲賣得那么貴?它又到底都好在哪呢?

☆材質不同
手工鍛造 內膽工藝優秀
內膽不同,熱傳導性和蓄熱性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做出來的米飯也就不同。例如,象印電飯煲就采用了手工打造內膽,并且鍋體材料使用了在日本鐵器界享譽盛名的“南部鐵器”。鐵質炊具用于燒煮時,二價鐵離子會不斷釋放到茶水和食物中,這正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鐵質,可預防貧血。而鐵器本身有細小的凹凸和孔隙,更容易保留和傳導熱量。 在烹飪中也能使食物受熱均勻,保留食材的鮮美滋味。


日本南部鐵器制品制作過程非常復雜,耗時也很長,一件鐵器從制作模型到完成,大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因此這種電飯鍋的產量也非常有限,價格也非常昂貴。
此外,由于日本電飯煲主流品牌比較多,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和理念,因此他們研發的各種技術是多種多樣,比如東芝以銅質內膽為主、三菱著力炭質內膽、虎牌專攻土質內膽、日立則為鐵質。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煮出的實物更加可口、有營養,花費的時間最小。

☆技術領先
IH電磁(壓力) 更科學地對米飯進行加熱
傳統電飯煲內膽底部設計了一個加熱盤或加熱帶,通過電能將加熱盤加熱后,再將熱量傳導到內膽上,不但熱量會有損耗,加熱均勻程度也會受到影響。
而IH電磁加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電流,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省去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加熱速度更快,并通過多級線圈,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環繞加熱。此外,具有IH技術的電飯煲還能對米飯燜制過程實現精準程序控制,根據米飯各個加熱階段的需要設定不同的加熱方案,米飯口感和營養都有大幅提升。

IH加熱技術盡管在國內電飯煲產品中很少見到,但是對于日本電飯煲已經是非常普及。

☆功能多
一煲在手 人人都是大廚師
在功能方面,日本電飯煲基本上都預置了很多智能的模式,比如一些產品中配備了能夠輕松制作日式土豆燉牛肉、奶油燉菜等菜品,以及鮮奶油等點心的“攪拌烹調”功能、能夠烹制出柔滑、粘稠稀飯的“極美粥”功能、可制作入味什錦飯的“什錦”功能等等等。據說,某些型號產品的功能可多達40余種,如此豐富的烹飪模式在國內電飯煲中幾乎是無法見到的。


此外,由于日本電飯煲主流品牌比較多,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和理念,因此他們研發的各種技術是多種多樣的。但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煮出的實物更加可口、有營養,花費的時間最小。

2017-04-22
3498原價498,智商稅3000
2017-04-22
大概因為質量好拯救過世界吧
2017-04-20

這個問題很早就想驗證了,因為男票堅持要從日本買一個2k+的電飯煲。計劃分2次實驗來回答。
以下是對比用的電飯煲:
以及,買空調的贈品:

(兩個電飯煲的內膽重量相差好多,下面那個輕飄飄的。)

兩個電飯煲都用同樣分量的米和水來煮。第一次實驗用的米是這個:我們喜歡吃這個,價格也不算太貴。

兩個電飯煲煮出來的飯對比圖如下:

圖片是用手機拍攝,從圖片上看到區別不是很大。實際看起來還是有一點區別:

1.在同等分量的米和水的情況下,艾美特煮出來有一點焦,從圖片可以看出一些。而使用了將近一年,象印從未煮焦過,可能由于艾美特的內膽受熱不均的原因。實際觀看可以發現,日本電飯煲的米飯顆粒較為飽滿,并不是單純的比較濕潤。

2.打開電飯煲的時候,米飯的氣味有明顯不同。象印煮出來的有大米的香味,而艾美特散發出一陣奇怪的水蒸汽的味道(有點詞窮)后,才能聞到一些米飯的香味。(使用的水經過飛利浦凈水器過濾的)

3.口感方面:其實象印我天天吃,沒有覺得特別好吃。但是不比不知道,象印的米飯口感有嚼勁,較為軟糯Q彈,艾美特的米飯較為生硬,飯粒有種沒有煮透的感覺,有一點點夾生。于是我默默將艾美特的飯倒回電飯煲,明天做炒飯……


各種原因,現在才做第2次飯,用的是市場買的最便宜的米:

可以看出來,象印煮出來的飯比較粒粒分明,飯粒比較飽滿,口感比艾美特的要好一些。

但是,由于米實在比較差,所以都不好吃……


個人覺得:關鍵還是要米好……好的電飯煲可以讓好米更好吃,差的米怎么煮都不好吃……


其實科學的做法應該還要加一個國內品質較好的電飯煲進行對比……

附上豆瓣上別人寫的心得:

值得一碗好米飯——印象電飯煲NP-HBC10開箱以及使用心得

2017-04-20
閥值是越來越高,得到越來越難,追求的本質問題

我覺得買日貨主要原因是可以鄙視中國人


2017-04-19
微信ID:tastenewtech。微信ID:tastenewtech。
日本電飯鍋是不是玄學?

無論你有沒有動過買日本電飯煲的念頭,看著大批從日本一次性買回好幾個電飯煲的中國游客,你也一定會有過好奇。

直男癌男朋友或許會告訴你,日本電飯煲就是玄學而已。

那么……就直接分手吧。

沒錯,日產電飯煲總是國人們搶購的目標之一。在成田機場,電子設備區域一定會有電飯煲,你也一定能遇見幾個買好電飯煲想帶回去的同胞們。日本電飯煲或許真有其魅力所在,但亂買一氣也是不行的,今天我們要為你帶來的,就是一篇能堵上你男朋友嘴的日本電飯煲選購指南。

很多電器產品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但這個道理在電飯煲上偏偏不太適用。同樣 5.5 合(約 900 毫升,1 合約等于 175 毫升)的電飯煲,價錢便宜的可能才 300 多人民幣,貴的可能上至 6500 元。

太便宜的產品總是不太招待見,但電視、空調、空氣凈化機什么的標價都不會相差的這么離譜。價錢能相差 20 倍的家電還真就只有電飯煲了。

按照常理判斷,6000 元的電飯煲燒出來肯定比 300 人民幣的好吃吧?

答案是否定的。

其他家電產品可能價錢越貴質量就肯定越好,但電飯煲不是這么回事兒。

從做飯效果上看,有些人可能根本吃不出燒出來米飯的區別,甚至可能還會有人覺得貴的還不如便宜的燒出來好吃。便宜的電飯煲不一定差到哪兒去,貴的也許只是精益求精。但若要從技術含量談,那電飯煲的價錢可真是一點都不忽悠。在買買買之前,日本的電飯煲有哪些種類和特征你真的知道嗎?以下寶寶就根據價錢給大家進行科普!

1. 電飯煲的加熱方式

請根據預算自行跳轉查看以下內容:

(1)200—500 人民幣:轉 A

(2)500 人民幣以上:轉 B

(3)1000 人民幣以上:轉 C

(4)2600 人民幣以上且對米飯有著忠貞不渝的信念:看完 B 和 C 后轉向第二部分「豪華版電飯煲」

A.傳統底盤加熱式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一例:象印 NL-BA05

底盤加熱型日文中叫マイコン(讀作 mai kon),即用電加熱電飯煲內膽底部。在所有的電飯煲種類中,底盤加熱式電飯煲構造最簡單、保養最省心,故障少耗電低價格還便宜,因此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飯煲種類。

(如果我是靈魂畫手你們還會愛我嗎/感覺自己畫功棒棒噠)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后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出現之前,電飯煲的煮飯機制非常原始:在內膽達到一定溫度以后,自行關閉電子加熱器。但用這種方法煮飯很難把握好溫度,飯煮的不均勻也在所難免。底盤加熱型電飯煲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從第一臺松下出產至今已有 30 年有余。

底盤加熱型電飯煲主要勝在便宜。如果是 3 合(540 毫升)以下,那么底盤加熱式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口感以 2 合為最佳。但若是想買 5 合以上的,那么建議還是轉向 IH 式電飯煲,因為傳統的底盤加熱式電飯煲飯量一大就極易出現米飯受熱不均勻的情況。

雖說原本底盤加熱型電飯煲非常省電(比其他任何形式都要省電),但由于最近 IH 電飯煲有減價傾向,底盤加熱型電飯煲為了提高競爭力、解決受熱不均勻問題,也開始提高產品火力。雖說火力增大后煮出來的米飯確實比原來的要好吃,但耗電量也高出不少,有些甚至還比 IH 高。因此,如果你想為了省電而選擇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的話,建議回家三思在做決定——說不定還不如 IH 實惠呢。

近些年來由于 IH 電飯煲逐漸成為主流,市場上底盤加熱式電飯煲逐漸減少,目前主要客戶群就是獨居人士和預算較少的人。

B.IH 式

IH 電飯煲一例:東芝 Toshiba RC-10VRJ

IH 為 Induction Heating(感應加熱)的縮寫。這種電飯煲就是在電飯煲底部安裝 IH 圈,用 IH 圈發出的電磁波來給整個內膽加熱,加熱和溫度控制的機制則和底盤加熱式電飯煲一樣。其實 IH 電飯煲的原理和電磁爐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把炒菜用的平底鍋換成了電飯煲內膽。


(您的好友靈魂畫手已上線)

↑↑↑IH 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后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IH 電飯煲特點就是火力大,傳熱效率比底盤加熱式要好;底盤加熱式頂多只能煮 3 合,但若是 IH 式,5 合也沒問題。稍微高級一些的機型會除了電飯煲底部之外,在電飯煲內壁也裝上 IH 電磁圈,好從側邊加熱。因此 IH 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比起底盤加熱型要均勻。

而且由于 IH 電飯煲可以進行非常細膩的溫度調節,保溫能力絕對是杠杠的。除此之外,和壓力 IH 式一樣,IH 電飯煲是不挑食材的。無論你是想煮五谷雜糧還是混了糙米的白米,IH 電飯煲都沒問題,絕對不會發生一種煮熟了另一種卻煮化了等情況。

不過因為 IH 式和底盤加熱式一樣,水沸騰的時候蒸汽會從蒸汽口向外逃出,因此電飯鍋內部的壓力始終和大氣壓一樣。這也就是壓力 IH 比 IH 要高級的地方。至于壓力 IH 電飯鍋哪里高級,下文會詳細解釋。

IH 式的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相對飯粒硬、嚼勁大。所以如果要是你喜歡口感相對偏硬的米飯的話,IH 式可能會比較適合你,畢竟 IH 式雖說比壓力 IH 要差了一個檔次,但兩者相差的也只是口感而已。

需注意的是,IH 式用電會比傳統式底盤加熱型要高不少,3 合米量煮一次飯大概需要 650 至 750 瓦。不過最近 IH 電飯煲也在逐漸進化,改良后的新型機種耗電反倒比舊版的要少。尤其如果你用 IH 電飯煲煮 5 合飯的話,那和底盤加熱式煮同樣的飯量所耗的電量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底盤加熱式的電飯煲花樣太多用電量變大,不過總之如果你家人多(3 人以上)、飯量大的話,底盤加熱式真心不實惠。

IH 電飯煲還有一個無可避免的缺點:受熱不均勻。沒錯,IH 式的確比底盤加熱式要先進,但受熱不均勻這個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想一想 IH 式的工作原理:在電飯煲內壁安裝電磁圈;有電磁圈的地方火力當然大,但電磁圈之間的中間一代受熱就沒這么多了。廠家在電飯煲里安裝電磁圈通常為 2 個,最多的會達到 6 個;但即便是 6 個,實際用的也只不過是最底部的 2 個,頂多在進入蒸米飯階段的時候 6 個電磁圈一起散發微熱,不然的話耗電量絕對能讓你哭出聲。

雖然 IH 的熱效率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就憑家用電器能用的這點兒電量,還是不能達到真正的「大火力」。雖說加熱時間長了總熱量自然高,但想要把米飯煮的香、煮的好吃,最關鍵的秘訣還是在于在短時間內加大火力,讓米飯劇烈沸騰、攪拌,如此才能煮出一鍋受熱均勻的好米飯。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普通電飯鍋煮出來的米飯,再好吃都及不上燃氣電飯鍋的米飯。

不過總體來說,IH 式電飯煲還是相當靠譜的。在壓力 IH 電飯煲推出之前,IH 式曾經是電飯煲界的「東方不敗」,人稱「終極電飯煲」,各家公司為了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也都在技術開發方面嘔心瀝血。因此這個市場相對而言技術成熟而有保障,安心買回家基本不會有什么問題。

總而言之,如果底盤加熱式電飯煲無法滿足你,那么好點的選擇就是 IH 電飯煲。

C. 壓力 IH 電飯煲

壓力 IH 電飯煲一例: Tiger JPB-G101WA

壓力 IH 式電飯煲的鼻祖是三洋電器。當年三洋在電飯煲市場晚了一步,開發出來的電飯煲始終沒有受到青睞。三洋的電飯煲部門在低迷了好幾年以后,孤注一擲,歷盡千辛,終于開發出了日后大賣的壓力 IH 電飯煲。(最后三洋還是掛了不過這是后話。)

壓力 IH 電飯煲的加熱方式和 IH 電飯煲一樣,但其特點就在于這種電飯煲會保留蒸汽,持續加壓。工作原理和高壓鍋差不多,不過壓力 IH 式最高只會加壓到大氣壓的 1.4 倍,所以沒有高壓鍋那么粗暴。



↑↑↑壓力 IH 式電飯煲結構示意圖。把這一系列展示你清晰的科學思維與感性的藝術素養的圖丟給你的男友,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畫的,讓他以后不敢再以科普名義阻止你剁手↑↑↑↑

壓力增大了,沸點自然也會增高。如此就能高溫烹飪并縮短煮飯時間,促進米飯「糊化」,煮出來的米粒更粘、更軟糯、更甜。而且如果你家住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的話,那么壓力 IH 電飯煲真的很值得一試。

大米的糊化指的就是大米中最主要的淀粉成分,通過加水加熱,由晶體構造膨脹變化為糊狀。如此糊化了的大米會成為軟軟糯糯的米飯,更容易被消化。

由于我們唾液中的酵素會把淀粉分解為葡萄糖,所以壓力 IH 鍋煮出來的米飯自然就更為香甜。所以壓力 IH 電飯煲有個大招,就是讓便宜的米飯變得好吃。原本廉價的白米口感松散而不好吃,但如果用壓力 IH 電飯煲、稍微多加水,便宜的米飯也會變得柔軟。所以如果不怕被你家人打的話,你可以買個貴的電飯煲,然后買便宜的米(噓)。不過當然壓力 IH 式也不是魔法,你也不能期待你的廉價米因為一個電飯煲進化成了終極奢華大米。畢竟如果你對米飯有執念而且嘴略叼的話,最關鍵的還是要買好大米啊?!菊Z重心長】

不過壓力 IH 電飯煲買回家以后真的很麻煩。首先,煮飯時一定要注意水量,水量不同煮出來口感可能會大相庭徑,比如手一抖水加多了米飯可能就會糊化過度變成粥狀。其次,壓力 IH 電飯鍋對于食材十分挑剔。因為鍋內會加壓,所以如果你把其他谷物和白米一起煮的化,白米往往會化掉。再者,因為工作機制復雜,護理起來也很麻煩。鍋蓋內置線圈、密封墊圈等東西,所以清洗時必須要一一拆下來清理;壓力閥如果不經常保養的話,可能會壓力過大造成故障;最最最肯定的是,密封墊圈的壽命肯定會大大縮短。壓力 IH 電飯鍋的密封墊圈壽命通常只有兩年左右,一旦密封墊圈惡化,壓力 IH 就會墮落凡間成為普通的 IH 電飯鍋,這樣口感肯定會下降不少。不過也有不少家里就這么繼續用也從沒發現哪里不對,所以說……人的味覺其實有時候沒那么靈敏……

所以,如果你是個細心的人(或者你家里有個細心的人),水量控制精準、打理電飯煲不嫌煩,同時又對好吃的米飯有執念,或者說住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的話,壓力 IH 電飯煲太適合你了。

2. 奢華版電飯煲A. 高級內膽

要是你轉到這一段,那說明:



1. 你對米飯有著過人的執念,足以成為米飯邪教組織的忠貞信徒;
2. 你的預算非常充裕。

因為從這一步開始出現的電飯煲其實就是之前介紹的三種電飯煲的升級版。高級電飯煲的加熱方式無外乎就是 IH 和壓力 IH 兩種,決定它們價格的關鍵在于其內膽;有時候電飯煲的價錢里其實有一半都付給了內膽。不過花這么大價錢到底值不值這就因人而異了,畢竟價錢這么高,與其說科技不如說是邪教大坑。

電飯煲的內膽又是一門大學問。碳素、土鍋、南部鐵,還有聽起來非常高級的「鍛造鐵釜」。這種級別的電飯煲的內膽往往都非常高級、性質也極端,有些甚至會打破把 IH 或壓力 IH 電飯煲本身的平衡或方向性。有些內膽過分「高級」的電飯煲甚至會重達 8 公斤。然而廠家始終堅持如此高級的內膽煮出來的米飯當然比普通的電飯煲要好吃。所以高級電飯煲最牛逼的地方在于:

讓客戶堅信「既然內膽這么貴,煮出來的米飯肯定好吃!」。

高級電飯煲一例:東芝 Toshiba 本羽釜 RC-10ZWH,價格折合人民幣約為 8000 元。

就如我們前文所說,電飯煲的致命傷在于火力不足。想要用火力不足的電飯煲燒出夢幻中的米飯,這難度差不多等同于用只能開小火的煤氣灶炒出中華小當家的終極炒飯。

所以說如果你看到商家在大力推銷高級內膽的話,建議先吃口土冷靜一下,因為就算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么神奇,你也不一定能吃得出來——當然土豪請隨意。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所有電飯煲里性價比最低的就是奢華內膽了。

B. 可變壓力技術:三洋獨家

(三洋)壓力可變電飯煲一例:三洋 ECJ-XP1000A

可變壓力技術指的是讓電飯煲內部從加壓狀態瞬間減壓,讓米飯隨著水的劇烈沸騰大力攪拌,以此來解決受熱不均的問題。

舉個栗子:加壓狀態下水的沸點肯定超過 100 度。假設是 1.2 倍氣壓,那么沸點就會高達 105 度。如果我讓電飯煲內部的壓力瞬間從 1.2 倍大氣壓下降到正常大氣壓,那么電飯鍋內的水會比 100 度時更加劇烈沸騰,大米也會愈發劇烈地攪拌,如此一來受熱不均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不過這種電飯煲就一點不好:因為要讓壓力急劇下降,所以安裝了兩個壓力閥,因此壓力閥發出的噪音也會變成兩倍??傊?,非,常,吵。

剁手之前記得先預想一下你通常煮飯的時間喲。萬一你喜歡預定好煮飯時間自己去睡覺讓電飯鍋到點自動開始煮飯,說不定你當晚就得失眠了。

C. 可變壓力技術:象印獨家

(象印)壓力可變電飯煲一例:象印 NP-YT10

其實用可變壓力技術的有兩家,除了三洋還有象印。象印的技術雖然不會像三洋那樣讓米飯自行攪拌,但它可以通過你設定的菜單,改變最大壓力。

由于壓力要根據情況切換,象印采用的壓力閥是電動的,通過感應器強行調節壓力閥。

喜歡可變壓力技術的同學們記得要看清楚是哪一家喲~

D. 其他加分技能

在這些「基礎」技能之外,最近電飯煲還加入了很多先進科技,比如中國就有小米的智能聯網電飯煲。這方面就留給大家自行探索和考慮吧。


額外小知識:

1. 關于受熱不均勻問題

前面說了那么多,或許有些讀者會以為「只有電飯煲才會出現受熱不均勻的情況」。但事實就是就算我用最原始的方法,自己生柴火拿個大鐵鍋煮,受熱不均勻的問題依然存在。加大火力可以讓水劇烈沸騰、攪拌米粒減輕這個問題,但并不意味著這個問題會完全不存在。

我家里有個習慣,就是米飯出鍋以后在盛出來之前先大致攪拌一下。其實這就是為了保證入口時米飯不會出現明顯的口感不均勻的情況,讓好吃的米飯和不那么好吃的米飯盡可能地混合在一起。

2. 關于糊化

長時間以來,為了防止米飯產生的粘液溢出,各大廠家在控制火力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在知道糊化會讓米飯更好吃以后,最近大家都在往電飯煲上裝密封墊圈,試圖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米的糊化性質煮出更好吃的米飯。

雖然各個商家起的名字不同,但工作機制基本就是把沸騰時產生的粘液先儲藏在另一個容器里,在電飯煲進入蒸米飯的階段時再把粘液以液體形態或是混在蒸汽中重新還到米飯里。這個原理各個廠家都一樣。

不過經過最新實驗研究發現,這么費盡心思讓米飯糊化也只能讓米飯的甜度上升一點點。簡單地說,我們大多數人是吃不出來的。


吃不出來,是你的舌頭問題,和電飯煲有什么關系

不過像電飯煲這樣花這么大力氣改良只為精益求精的大坑,商家說的話你就信一半好了。

總體來說,日本的電飯煲是非常好用的。日本商家在電飯煲的技術開發研究方面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精益求精,電飯煲市場競爭也相當激烈,因此其技術和產品相對穩定、優質且價格親民。

技術開發人員們十年如一日,只為了讓米飯更好吃一些。日本的電飯煲當然不是神話,但是確實能從中看出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筆家里用的電飯煲就是象印的再普通不過的 IH 電飯煲,價格大約 600 人民幣左右。煮出來的米飯確實好吃,香香甜甜,米粒粘性好,口感也是我喜歡的偏硬型。最厲害的技能是儲存:燒好的米飯當天如果沒吃完,只需切斷電源蓋上蓋子,放個兩天再吃依然新鮮可口。這一段絕非安利??!只是給大家做個參考。

創見不久前曾出過小米電飯煲的測評文,可見中國的電飯煲市場也逐漸在壯大起來。

該選怎樣的電飯煲,電飯煲基本都有什么種類,希望這篇文章確實幫到了你。不過也有人說一碗好米飯七分靠米,三分靠電飯煲。高級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再好吃,或許主要還是因為用的大米好;但大米再好,若是電飯煲不好,想來也只是糟蹋。至于日本電飯煲究竟是不是玄學,這就由大家自己來決定吧。

反正我覺得不是。

2017-04-19
日本電飯煲工作原理 類似于微波爐 電磁加熱模式 加熱均勻 在接合微電腦控制程序 循環加熱 做出的米飯晶瑩透亮 秀色可餐 唯一是做飯一般比較慢 一般1小時左右 總體來說不錯 r
2017-04-18
1、米很重要
2、上面有人回答說鍋的厚度有影響,我也這么認為,所以最后買了個蘇泊爾的球釜系列電飯煲低配版本。煮出來還不錯,一樣的米確實會比以前薄薄的平底電飯鍋煮出來q軟
2017-04-25
其實是因為用的電不同。國內電飯煲主要用火電,而日本電飯煲主要用水電和核電等清潔能源。
小清新的數千人民幣的電飯煲,佐以上好大米,然后對大米進行按摩,并用核電進行烹飪,同時調節心情并自我心理暗示“這特么要是不更好吃一點我就成純煞筆了”,做出來的飯,果然可能好像真的比我們大老粗用買洗衣機送的電飯煲,用火電的,一邊dota一邊煮的一年三季兩元一斤的國產米好吃不少耶。
結論:日本人就是有匠人精神,國產貨除了坑錢不干別的。
吃完后很滿足,打開齊家發了個問題“最好吃的壽司有多好吃,嚶嚶嚶”。
2017-04-25
其實水和米倒是不重要,可以根據個人情懷和經濟實力權衡取舍;但是只用日本購買的電飯鍋還是不入門的,電飯鍋煮米飯一定要用新疆阿克蘇的風電,在啟動煮飯的同時你要給鍋播放33.5轉的紫膠樹脂唱片音樂,同時你還要雙手給鍋體進行按摩,總之這個場面不達到要人報警的程度你根本不配吃米飯。
2017-04-25
上次日本玩買了個虎牌的電飯鍋,鍋底很厚,煮出來的飯確實會好吃些,可能是鍋底很厚的原因吧,當時買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跟中國大媽搶購,人家一口氣拿六個。。。
2017-04-25
我從日本人生活區背了一個2700塊的電飯煲。在日本,米好吃的讓我一天3頓吃米飯都可以?;貋砗筮M行了試驗,媽媽買的3塊的米用什么電飯煲做都難吃。5塊的米加過濾水做的米飯真的可以媲美日本的飯了,所以,米,水,電飯煲缺一不可。還有,日本電飯煲特別適合秋天小汀這個品種的大米~~別問我為什么知道(我挑剔偏執的試驗還是別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2017-04-25
以前用傳統的機械電飯煲,壞了之后換了一個夏普的低端電腦煲(300大洋),感覺飯沒以前的好吃,具體就是軟了些,少了點嚼頭
我們家的米都在5塊以上,應該不是米不好
或許廣東的米跟日本的不同(日本米應該類似東北大米?)
現在不敢買好的電腦煲,怕還不如100塊的機械煲
2017-04-25
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其實就是一個雞和蛋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首先還是這個米最重要。如果再好的飯鍋,用的是一年三熟的大米,那么這米飯一定不會好哪去。如果用的是東北五常貢米,那么你用普通的90年代三角牌電飯鍋,做出來的也很好吃。
還有就是吃的人的問題,我南方的同學來了東北上大學,吃了食堂的米,都說比家鄉的好太多,而我吃食堂的米比我家的差太多。因為我從小就在東北吃米。
所以這是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設備和米,一個是人和米。都會讓人對米的口感和味道產生差異,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米決定一切。
2017-04-25
其實沒什么,就是穩定而已。
不光質量穩定,米飯的質量也是恒定的。
而土鍋和國產低端鍋……那就太隨機了。

相比之下所謂米飯有多好吃我倒沒體會了。

說和國產鍋沒有區別的大俠,我就問一句話:你們親手修好過幾個電飯鍋?
我修好過3個,而且都是電子原件損壞。
就是這個經歷讓我決定告別國產鍋……
2017-04-24
你們都是壕啊 買那么貴的鍋
留學生不舍得買好鍋 亞馬遜上隨便買了一個松下的合人民幣兩百多塊錢的鍋 主要看中他比較小可以燒一個人吃的 沒什么多余功能 只有煮飯和定時

買回來做一次飯真的是驚艷 米亮亮的 口感很好
而且樓上說的都有 比如吃完不用刷鍋啊 米不沾飯勺啊

我在國內記得每次燒飯 燒完都要把鍋里泡上水 飯勺也擱在水里 否則粘在上面的米不好洗

你們不用買那么貴的鍋啊真的 買個一般的鍋就好了 米也背點回去
2017-04-24
在國內吃了18年米,在日本吃了兩年米。因為我從小胃不好 不愛吃飯 所以來了尤為覺得日本米更好吃。問過日本朋友和中國前輩,說是米和東北大米差不多,確實是電飯鍋好。
2017-04-24
電飯鍋是我感興趣的話題,經過我手四個,現在一一道來

相印 ,購買于紐約,日本制,一樣型號比在中國制造的價格高出30美元,180美刀左右,和國內買到的不同地方是收線是吸塵器的那種彈簧收卷進去的,保存起來很是方便,基礎型號沒有ih沒有壓力,默默的工作了八年,一直完好,米飯噴噴香,有人說水好的,好吧,我承認紐約的自來水可以生飲,有人說米好,好吧,我承認紐約能買到的比較好的大米差不多一美刀一磅,臺灣紅國寶,打分的話,十分制我給九分,性價比極高,國內價格1300左右淘寶價
接下來是倒霉催的國產貨,我買了兩臺,同時購買,用了一年,國產貨,奔騰,是的,2臺,售價單價不超過300的電壓力鍋,說起來都是淚,一臺蓋子打不開了,煮完了粥打不開了,連鍋連粥一起扔掉,另一臺,我,修了6次,是的,你沒有看錯,我拿著全套的電飯鍋打車去遙遠的保修點,楊浦區和虹口區的都去過,直到最后一次告訴我超過了保修期限,修理要200大元換電腦版,我默默的留下了鍋,留下了內膽,留下了電線,留下了我破碎的心,還有那一聲嘆,圖片不上了,該款淘寶已經找不到了


繼續相印
2017-04-24
電飯煲還是一分錢一分貨,一個電飯煲每天煮飯,可以用七八年呢。

在飯店吃過福庫煮的飯可以打90分,粒粒分明又飽滿濕潤,不知道多少錢價位的。
家里買了象印1300的普通加熱方式電飯煲,至少比原來八百買的松下電飯煲好吃,
原來要么太干飯發柴,要么太爛,也就60分吧。
現在象印這個如果水量嚴格按規定來,飯可以打80分,少了也不會柴。

后悔沒買IH的,主要是國內價格太貴,四五千。后來在臺灣玩時發現IH的象印和虎牌在那邊只有兩千rmb左右,這個價格與效果比應該比較合適
2017-04-24
為什么呢,因為符合個人需要呀。我有過三個電飯鍋,第一個是十年前300多的尚朋堂,在各種溢鍋,蓋子被各種陳年污垢弄臭,實在不愿意要了。第二個是在淘寶50元買了個三角牌,技術差的我總是煮不出剛好的米飯,不是水多,就是水多,其實蒸東西還行吧。第三個,我買了個虎牌的迷你電飯鍋,日本代購的,花了兩個月。為啥要買這個呢,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我要個小鍋避免飯做多了吃剩飯,二是技術宅的我想要個IH技術的。國產貨不是沒有好鍋,但是真的沒有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產品細分還是不夠,市場歧視單身狗。這個款在國內也米有賣,只有從國外代購了,其實我是想在國內買的,日本的機子我還多花了變壓器和關稅的錢呀,要是國內能滿足需要,哪個去國外買呀。
實際效果吧,多好吃到沒有感覺,真的非常能控制做的量,一次就能吃完,而且好添飯和好洗得令我感動呀,鍋內太滑順了,以前我需要在鍋里不停吧啦,現在一粒米都不會留在鍋里喲。
不知道是不是好事,我用的超市最便宜的米,白米煮法,煮出一粒粒感覺,可能是水分指導的比較好(我這個愚蠢的人類就需要這么具體的指導),我覺得會很適合炒飯。
2017-04-24
跟鍋,米都沒有關系,日本的水好,你中國的自來水管接的水能直接喝嗎?在日本隨便公園家里的水管直接喝,人家的水不需要燒開再喝,除非需要喝熱水。
2017-04-24
日本電飯鍋煮的飯真的很好吃?。】墒菍嵲谔?,回來時候也沒拎個回來。
日本人做事精細是毋庸置疑,技術也到位
比如象印的鍋體材料使用了日本巖手縣傳統工藝品“南部鐵器”(怪不得那么重!?。。訜嵝矢?,很多人應該都有感覺鐵鍋飯當然更好吃。
不過價格也不便宜?。?!新一代都上5000+了,對飯要求比較高的孩子可以入手試試。
當然我感覺米本身質量也挺重要的!
PS在日本買注意購國際版的,否則回國220v秒秒鐘把鍋給爆了!
PPS 松下、虎牌、象印的都不錯。
2017-04-24
本人表示,家里的蘇泊爾煮出來的飯和親戚家的福庫(雖然不是日本的但同樣很說明問題)煮的飯我都吃過,同樣的米真心沒吃出來區別,煮好飯還是米的問題。
2017-04-24
10月底剛剛從日本背回來一個虎牌,約合RMB5000元。這么說吧,在日本用極便宜的小小的普通虎牌鍋用超市隨便買買的米做出的大米飯也比我在國內用5K的虎牌鍋做出的口感要好很多。結論:鍋有些影響,但關鍵還是在米!
PS,坐標大連,東北人,一直吃所謂的東北大米(五常米盤錦米等普通價位的米嘗試過不少,但沒吃過幾十塊一斤高端米)。
2017-04-24
松下用了一年了,回顧下。
最近買了五常稻花香有機米,才發現松下的確好。
需要了解米的屬性以及放水的多少,米飯很香,粒粒分明,放久了不會結塊。
我買的是入門級別的電飯煲,大概4-500元。
五常稻花香一定要試多幾次,放水合適才會好。


------------------原始回答-----------------
買了松下的,試了n種米,感覺不如美的99那個好用,好像有點挑米。煮東北米會好些,粳米做得很一般,五常大米做出來也一般。我因為選米都快崩潰了!
而以前用的美的,什么米都煮得不錯。
準備換砂鍋了!
ps我最近用小米和大米1:1煮飯,吃慣了覺得很不錯,秒殺純白米飯。而且更有營養。不過這樣就徹底不用關電飯煲什么事了!因為不香。
最后我有一個老的美的,內膽糊了,但我意外的發現,它跳閘后的米飯再隔水蒸味道一流,可能是因為因為糊底,所以跳的時候沒有熟,最后蒸一下就很完美,有一種特別的嚼頭。不知道是否你們說的口感。
2017-04-23
日本松下現在最頂級的電飯煲SPX104(日本本土銷量第一)折合人民幣2700不到就能買到。回來配個變壓器400塊搞定。
國內類似型號淘寶價10000以上。(前一年的舊款)
技術類似的美的最高端也要2000多。
所以無他,東西比國內好,價格比國內便宜,質量口碑歷史又不是國內品牌可比,僅此而已,游客又不是傻子。
2017-04-23
我媽媽去日本也特地買了電飯煲呢。
比家里以前用的先進好多。關鍵是操作相當簡單,不懂電子產品的老年人也可以用。以前用的電飯煲,水放的多與少馬上就會影響的飯的口感。而日本帶回來的電飯鍋會放大大米本身的優質度也縮小水多水少的失誤帶來的影響。如果米本來就好,日本電飯煲燒出來得就更yummy!如果米本來就不好,日本電飯煲會讓你覺得米也沒那么差??梢詿垷嘧鰏ushi用的米,還可以煮其他一些東西。鍋里簡單明了地都會標明水加到哪里。Anyway,以后結婚家里必須來一個啊。
2017-04-23

拿 3000元的電飯煲比國產300元的,還能找出優越感? 真是可笑。

就如同開特斯拉的人說開吉利的,你這車不行,只透出一股子low味,

國內上千的電飯煲,不會比日本的差。

2017-04-23
老媽跟朋友們去日本旅游的時候每人帶了一個電飯煲回來,她說“別人說日本的電飯煲很好,而且比國內便宜,反正沒啥東西帶,就帶了電飯煲回來咯” ( ⊙ o ⊙ )

然后這個電飯煲就一直在使用,蒸出來的飯其實感覺跟以前的某國產電飯煲差別不大,每次想想這是花了好幾千從日本人肉帶回來的電飯煲,恩,好吃!
2017-04-23
看了目前所有的評論,很多都是拿之前在用的國產便宜電飯煲和日本幾大k的貴價貨比,當然效果顯著了。田忌賽馬,別人用上等馬和你的下等馬比,還不是妥妥的團滅?好歹要同等國貨來比才合理吧?
日本的米是不錯,但個人感覺國內同等價位米的口感也差不了太多
2017-04-23
用了很長時間了。象印的。

飯好吃,主要還是看米,這沒話說。但是就同樣的米,日本電飯鍋做出來確實好吃,松軟可口,有飯香。回到老家,吃電高壓鍋煮的飯,總覺得軟硬不一,沒香氣。
2017-04-23
我個人沒買過,但是根據導游說的,中國的電飯鍋只在底部加熱,受熱不均勻,
而日本的電飯鍋,是360度加熱,即底部及周圍加熱,受熱均勻,煮的飯更好吃
當然,有些便宜的日本電飯鍋(低于2000人民幣的)也是只有底部加熱,所以有些人會不以為然地說日本的電飯煲也不怎么樣么
2017-04-23
這個要看對誰來說了,同樣價位的電飯鍋的話,對于普通人來說吃起來沒大區別,對于某些人來說,日本電飯鍋能讓其自動條件反射分泌甜蜜素,獲得的快感遠大于使用國產鍋,這種好確實是不能否認的。
2017-04-23
電飯鍋都一樣,其實還是米好。我上次回國的時候就在旅行箱里塞了一包5kg的日本大米,在家用國產電飯煲煮出來的跟在日本用日本電飯煲煮出來的沒啥區別,確實比國產大米糯。大概能理解為何日本米能捏飯團而國產大米不摻糯米根本難捏成飯團。

說個舊事,是我奶奶告訴我的。抗戰的時候我們家所在的城市是淪陷區,我奶奶家附近不遠處就是日本駐軍的司令部。我奶奶說那時候經常有日本兵上門拿大米換雞蛋,所以吃過日本米,說日本大米確實比南方的大米糯,口感好。
2017-04-23
家里用的象印的電飯鍋,國內是7k多的那款,覺得燒普通大米的時候感覺一般如果是燒泰國香米的話感覺非!常!贊!很香很香很香!比用以前的電飯鍋吃起來還要香~~~而且有人和我說日本的飯勺不黏飯。。。額回去觀察了一下好像是這樣沒錯誒(⊙o⊙)
2017-04-23
看了這些個裝逼范兒的回答我也是醉了,這讓我回憶起當初那個聽古典要用水電的段子~哈哈哈哈哈。
回到問題,啥是決定米飯好吃與否的關鍵因素?米,水量,火候~米好不好占了一大半,我會告訴你們很多時候你們吃的覺得好吃到爆的日本米是東北出口的?!哈哈哈,水量和火候共同決定米飯的風格和軟硬口感,電飯煲只是程序化規范化了了中等口感的米飯,那這個陪煲仔飯信不信廣東師傅呼你一臉叉燒~~~
還有說受熱均勻獨具匠心的…哈哈哈哈哈,還真是把噱頭當高科技了,好好補習下金屬在熱傳導當面的表現吧哈哈哈哈哈。
以前本id有個交過一個很可愛的女朋友,我去她家吃飯,她自信慢慢地跟我說,我家做菜從來不放味精的,我家只放一點雞精。我默默地看著雞精袋子上的谷氨酸鈉大力點頭做贊許狀,她很開心

真心建議雞毛秀下次讓人現場吃大米飯,看看哪個是日本原產電飯鍋。
2017-04-23
首先,日本米好
其次,鍋好
再次,好米配好鍋才是真的好吃
順便提一句,其實韓國的Cuckoo,中文名福庫電飯鍋也非常不錯。和日本的相比,性價比更高,很多日本人去韓國旅游時也背回去呢。我也背了一個回家,好處之一是從不用刷鍋。
2017-04-22
給家里買了個挺好的電飯煲,花掉了我6w 大洋簡直心疼死,回去一煮還是不如我在這邊5000買的電飯煲煮出來的好吃~
ps:都是象印的。。。
pps:我家原來那個鍋煮出來的米飯更糟糕。。。
2017-04-22
在八百屋買了一袋米,五公斤好像是800日元左右,然后用日本的電飯煲,好像是松下的,反正煮出來不好吃。米粒小還有點黏,等這袋吃完了買一袋中國米吃吃,看看是不是電飯煲的問題。。
2017-04-22
日本電飯鍋細節更到位,把米煮的更透,香氣更香甜些,和米好不好沒關系,在外打工,用的國產300多的,有次買的好米7塊多一斤,米吃起來的確口感更好,但煮的出鍋效果明顯不如日本買的那個。
2017-04-22
2003年我爸去日本出差背回來一個電飯鍋,一直用到現在從未掉過鏈子。。。煮飯慢是真的但是真的會比較好吃,國產的我用過飛利浦和蘇泊爾。另,你們用過英國的電飯鍋嗎,那才是一生的噩夢(白眼)。
2017-04-22
。。。說實在的,還是必須用燃氣壓力鍋才有足夠香味。

我不喜歡軟的飯。
不喜歡電飯鍋做的。
我喜歡硬邦邦的。

壓力鍋,就是掌握水。而且做出來的高度不得超過3厘米。否則味道就不好了。
2017-04-21
五月份去日本人肉背回來一個虎牌的電飯煲,說一點自己的體會。
先說好在哪里。日本的電飯煲主要比較的兩個方面是多段壓力加熱和內膽材質。多段加熱是指蒸一鍋飯的過程中國內壓力是反復變化的,據說這樣能提升口感。內膽材質以土鍋為主,幾個大牌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以上兩點是我買鍋前做功課反復被提到的)。
至于為什么好,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在日本飲食中米飯占據很重要的地位。我在秋葉原的店里看到電飯煲的宣傳短篇,就是漁民蒸好米飯用海苔卷一下然后表情很幸福的開始吃。想象一下這么單調的吃法要是米還不可口那真是難以下咽了吧。有這樣的需要就有這樣的市場,日本人也愿意在電飯煲上花錢。逐漸研究下來日本的電飯煲技術比如成為世界高端。
另外想說明一點的是——日本所有的電飯煲品牌都承認電飯煲做出的米飯始終不如柴火燒出來的米飯好吃(在做功課是被反復提到,我是想找到日本原文的出處,但介于日語一點都不懂只能作罷)。這個是我很在意的一個態度,也是我辛苦背電飯煲回來的一個原因。(聯想到國內某品牌電飯煲“想吃柴火飯”的廣告)。
最后說一下使用過后的感受。實話是味道好一些,但也不至于很驚艷。(我之前用的高壓鍋煮米飯也不會糊鍋底啥的)。這個感受就比較主觀了,我本人毫無美食家潛質,雖然愛好烹飪,但對食物的要求和鑒賞能力都超低(老婆說就因為這一點我的烹飪水平也提高不了多少)。對于大多數人都說很好吃我還是十分相信的。
2017-04-21
我去年雙十二?買了一個象印的電飯鍋,主要原因是我媽媽有諸多的要求:功能純粹只煮粥或者飯,內膽厚重,內膽和鍋分體,小巧不占地。
只有(對我家來說很貴,700)的象印符合要求。
然后,和原來幾百元的比確實好吃一些,重點是不溢鍋,鍋內頂蓋和鍋內壁都很干凈,沒有米漿,裝飯沒有米粒剩下。
缺點是功率大耗電,煮飯時間長,沒有加熱功能。
2017-04-21

想起曾經看過的雄文一篇。以饗讀者

。 玩音響的最高境界
今年以來,中國南方地區相繼經歷了大旱到大澇的旱澇急轉災情,不但對經濟發展、對電力工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對HIFI系統的音質也帶來了巨大變化。通過對中國電網對HIFI的影響的對比分析,采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得出了相對客觀的結論,按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偉大方針,符合和諧要求的最高原則,大膽提交論壇作為學術探討。
一、引言
無論是玩電子管還是晶體管,無論是CD機還是功放,電源是根本的一環。沒有好的電源牛,再好的電容電阻也是白瞎。一些老燒和DIY高手經常說:玩音響最后就是玩電源!據此,本人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接上各地電網,對各類電流于HIFI音質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對比分析,得出了全新的結論。
二、各類電網的實證分析
1、關于發電方式對音質的比較。用火電的力度大點,聲音偏暖,特別是300B,2A3之類的膽機,接上火電后,溫暖的可以殺死人不償命。
湖北作為水電大省,主要靠葛洲壩和清江電站的店,所以湖北的燒友總是覺得自己的器材聲底偏冷,往往通過換管、換線材進行調整。但是,一旦到枯水期,發現自己的HIFI系統的聲音轉暖了,好聽了,那是因為水電不足,從外地調度的火電所造成。
水電的音質雖然偏冷,但是解析力很高,比較像北歐的音響聲底,比如高文,就是以冷峻平淡著稱。在全國的水電中,以葛州壩的電音色最好,如果雅魯藏布江建成后,云南、貴州、西藏的燒友就有福氣了,因為他們的電會比葛洲壩的更好。
火電中以北侖電廠的電音質最好,因為北侖所用的煤是全國最好的無煙煤,所以江浙一帶晚蛋雞的比較多,他們都喜歡溫暖的聲音。不久前,一位國內最資深的耳機發燒友,一日試聽鐵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機,聽著聽著突然摘下耳機說“今天沒法聽了,一定是水電站的水位又漲了”,令在場其他燒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報道山洪爆發,小豐滿水電站水庫水位暴漲,達到1953年來最高水位!要知道遼寧電網只有1%的電力來自小豐滿!
2、關于時段電網對音質的影響。電網的時段對HIFI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根據實踐對比,發現同一套器材晚上8點到12點的時候音色就感覺有點偏冷,晚上1點之后聲音明顯偏暖。這是因為發現高峰電用的是外省的水電,低谷電以本地火電為主。建議發燒友半夜開機,半夜雞叫是最傳神的。
3、關于電網對解析力的影響。根據環保的要求,目前各類清潔能源的比例越來越高,對HIFI的影響也越累越大。在新疆、nmg聽HIGFI,感覺層次感很差,聽感朦朧,聽菜可婦司機的A大調B小調、貝5、貝9時音場明顯收縮,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部都混在一起,尤其不能聽《鼓動心弦》之類的,鼓聲一篇,完全分不清楚鼓的大小、種類。風力發電的單機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電是三相和兩相和音色關系不大,關鍵是平衡
感。三相電播放大編制的交響樂陣腳明顯比兩相的要穩!核電適合播放《變形金剛》、《真實的謊言》、《終結者》之類的大片伴音。但目前遺憾水、火、風、核電都并在了國家電網上了,所以放什么聲音都是混成一片,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感覺現在的音響越來越不好聽了,越來越不感人了。還不如40、50年代的老電子管收音機好聽。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老一代的電子管收音機大幅漲價,尤其是西電的收音機,都成了天價。太陽能目前限于個體使用,沒有并網運行,據家庭采用太陽能發電的發燒友說,太陽能的音質偏暖,但是比較薄,音場也不大,是光電轉化效率只有30%的緣故。
4、關于地域電網對音質的影響。有位燒友從上海搬家到廣州,發現自己的器材聲音好了很多,主要是因為南方電網以大亞灣核電和兩廣水電為主,音響既有力度,又比較清澈。最近準備投資建設獨立不并網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用高山雪原的天水發電,將使音響脫胎換骨。建議發燒友趕緊接開發西部的政策西遷,一舉兩得,既支持國家建設,又滿足自己的耳朵之欲。但是每個人發燒友對聲音的審美觀不一樣,對地域電網的感覺也不一樣,一名發燒友從廣州調到北京工作,他說寧愿用略微帶點二氧化硫味道的火電,也不愿用核電,作出的飯有微量輻射。而且他還發現,在廣州用核電煲的湯,味道總是偏苦,原因就是微量核輻射破壞了營養所致,孩子長期喝這種湯,面黃肌瘦。而到北京后,用火電煲湯,味道就好多了,營養沒有被破壞,兒子也愛喝,不到兩個月,面色紅潤了。
三、結論
一般認為,玩音響最后就是玩電源,這個結論對嗎?這只是井底觀天、視覺受限而已,太小兒科了。經過上述分析論證,在此不得不大聲疾呼:玩音響最后其實就是玩電網!這才是HIFI的最高境界!按照本論文的觀點去玩音響,將會有全新的體驗。
2017-04-21
#小白使用者路過#三四年前,老爸不顧我娘肉疼的感受,硬買了個象印的電飯煲。頓時,趕腳我家廚房蓬蓽生輝的有木有╮(╯▽╰)╭
咳咳,以下本著嚴肅活潑的發言準則,答主好好寫個答案。
外貌上講,這鍋長得像個蛋,鍋的質地很厚重,跟以前買的幾百塊的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煮飯速度真是餓的時候急死個人,三個人的飯量,妥妥的40來分鐘。蛋四,還沒開鍋,飯香肆溢。飯粒顆顆飽滿,大胖小子一樣,嚼起來超有彈性,當然這跟我娘超高準的放水量也有關啦。
從此以后,我家三口子總覺著外面的米飯沒自家來得好。
我娘還說,我嫁妝里就得配這么個蛋過去。so,想次好飯的,可以考慮一下我。
好的,我活潑得過頭了。
以上?!鸰←
2017-04-21
先不說電飯煲 只說虎牌自配的飯勺就甩國產好幾條街?。傎I的時候 我老媽舉著那個神采飛揚的跟我說 你別看長得都一樣是有疙瘩的 國產整完就粘一坨米在上面 日本的怎么盛都不粘
2017-04-21
高科技的東西先不說,日本的電飯鍋的內膽都是很厚的,材料也選用比熱容大的材料,有的甚者是純銅的。大一點的電飯煲內膽是非常重的。這樣的加熱更加均勻,就這一點用鋁合金薄壁的國內產品就比不上。
2017-04-21
我家也買過虎牌的電飯煲,我不覺得做出來的飯有什么神奇之處,而我吃了幾十年米飯自認為還有點發言權

那些說日本飯煲好的,無非還是延續那些刻板的80年代老思想:日本產品設計科學、工藝精湛、日本人做事認真;同理還有什么德國人搞機械就是牛什么的。日本人、德國人還有代理商當然愿意吹捧這些觀點啦,就讓它們永遠留在中國人心中吧

依靠某個國家或者品牌美譽度來進行選擇判斷,是一種有合理因素的快捷決策方式。但是如果過分迷信這套,就走上了反智的道路,那就離愚蠢不遠了
2017-04-21
很多人做了雙盲實驗,國產和日產電飯鍋做出的米飯并沒有明顯區別,這個觀點我也贊同,再神的鍋做出的米飯也許確實沒有傳說的那么神。但是要我補充的是:

一款產品,它本身功能的產出結果固然重要,但是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也非常在意它的使用過程。按鍵軟硬反饋、鍋體外形設計、液晶屏的顯示字體、烹飪時的聲音大小、說明書的詳細程度(能感受到品牌的用心程度)、機器的提示音色、外包裝、整體配色,這些全都是構成用戶體驗的重要元素,它們綜合在一起所帶來的用戶體驗影響度一點不比米飯口感的小。

所以,當你考慮所有“用戶體驗”的元素時,就是日本電飯鍋的地方了!同理適用于所有其它優秀的日貨。
2017-04-21
手工打造內膽,,,,智商多低的人才會相信???這也是日本常用謊言,另一個日本常用謊言是,什么大師投入了感情,,,電飯煲這東西,當你聽信了它味道好之后,你就會細細品味米飯,最后一定會覺得香,很簡單有效的利用心理的商業騙局,日本人也是最會利用心理的

各種材質的作用其實也是商業心理作用,就像以前手機上的防輻射貼,有用嗎?好,沒關系,我用純銀做一個賣給你,講出各種高科技理由,用純銀如何如何不同,你會信嗎?大多數會信的,還會覺得很寶貝
2017-04-21
國產蘇泊爾的IR電飯鍋用了三年了,感覺也很好。
看了樓上的回答,感覺除了說到的一些的因素,飯不好吃和很多人(特別是北方人)不會煮飯有關系,水放多放少都不知道。
2017-04-21
好在哪里說不清楚。只能談談真實感受。
來日本第二天,在宿舍吃的第一頓飯。是第一次拿日本電飯鍋做的飯。
當時很驚異地發現,白米飯也能這么香,連扒了好幾口。
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還認識一個福建女孩,她說她回了國一粒米都咽不下去。
日本電飯鍋的構造,程序,材質等等,好在哪里我真說不上來。因為用的時候也就是按一個鍵。
但我相信的是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態度。
曾經在日本看過一個電視節目,在談論如何洗米,幾個主婦在比較幾種洗米方式不同,對米飯口感的影響,并分壽司,米飯,炒飯等好幾種情況討論。看著那幾個主婦把米粒搓洗成透明狀。不由得不佩服她們追求細節的精神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
2017-04-20
都是個人臆測,沒有實據支持,也不排除是日本當地的米好。有人從日本帶了電飯煲回國煮中國米做實驗的話,才知道煮出來的飯好吃到底是米的關系還是電飯煲的關系。當然你要是單純說電飯煲做工好、設計好也可以,但是這不等于煮出來的飯必然也好吃。
2017-04-20
人肉背回來一個,國內賣9千多,日本真的便宜很多,說什么仿制土鍋燒飯,但我后來發現……然并卵好么!
是人家的水!好!米!好!所以米飯煮出來blingbling又好吃!國內也是有好吃的米的!只是我身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不怎么吃到……有一次去同學家吃飯臥槽…看來還是有好吃的米的!入口便知!
同理日本的洗發水,是人家的水!好!所以洗完頭發都blingblingb又順滑好像洗發水廣告~
2017-04-20
家里有一臺虎牌的 一臺象印的 也是聽別人說好于是去日本時候帶了回來,發現真的不錯,米飯香味很濃郁,入口感覺極好。但是煮飯時間真的好長啊啊啊,尤其到快煮熟時候一邊聞著飯香一邊等的那種感覺太痛苦了。
2017-04-20
本來,鑒于齊家上越來越嚴重的政治站隊、方向正確的風氣,我看到這道題目的時候其實是不想回答的。(畢竟目前這道題排前面的答案,都是比較反對虎牌電飯煲的)

先說觀點:

(1)我們要反對的是那種陷入到玄學的人、或者不顧自身消費能力奮身入坑的人,但是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人,理應得到我們的理解,起碼不應該受到嘲笑和鄙視。


(2)很多時候為了一點點品質的提升,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隨著品質可以提升的空間越少,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到了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人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這樣繼續追求下去是否還有價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更高需求的人,會繼續追求下去,僅此而已。


(鑒于這道題問的是電飯煲的使用體驗,我沒用過,也沒寫體驗,歡迎點沒有幫助)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本題目 @段向南的答案評論里回復的。
日本的電飯鍋好在哪里?為什么那么多人從日本帶?使用過后真實感受如何? - 段向南的回答

/***************************** 1 *********************************/
(1)柴火燒飯指的是用那種大鐵鍋燒,而且一般在燒的過程中不怎么開蓋的。如果開蓋的話,如果煙跑到鍋蓋里面,就可能會有煙熏味。
(2)另外,一般大鐵鍋煮飯,煮出來的飯上面會有一個個小洞的,我們叫做飯眼。
(3)一般鐵鍋柴火燒飯,到了水差不多干的的時候,就會收火,利用爐子的余溫把米飯燜熟。
(4)以我經驗,最香的米飯一般是煮到有輕微的飯焦。沒飯焦證明火候不足,飯焦多了就會有糊味。
(5)還有個特點是,一次煮十個八個人的米飯,要比一次煮兩三個人的米飯更香更好吃。以前鄉下會有大鍋飯的傳統,也就是整個村子一起吃飯,所以一個大鐵鍋會同時煮好多個人的飯。一般大家都認同,大鍋飯會更香一點。


/***************************** 2 *********************************/
這個嚴重同意。有時候中國人的飲食自帶玄學特性。
但是往深了追究,其實就是很多細節會影響最后的結果。

小時候煮飯的時候,媽媽經常會教導:
“最后一把火最重要”
多放一把稻草,火候會過,飯偏焦;
少放一把稻草,火候不夠,少了那種焦香味。


/***************************** 3 **********************************/
真不是城里人,雖然讀大學之后就很少在農村生活。
但的確是農村長大的,以前還要插秧、割禾曬谷、種菜的。

如果大家結論不同,或許是各自的見識不同,
又或許是地域差異或者飲食文化差異吧,這些東西很難有一個絕對的結論的。

如果以我目前的見識來看的話,我覺得起碼有兩個比較大的原因:
(1)你接觸越多的東西,越會挑剔;同理,吃得越多的東西,其實細微的差異都會被感覺得出來。譬如說自己天天開的車被新手開過之后,很多人是可以感受得到車子沒那么好開的。
農村人雖然沒啥錢,論起買手機買汽車那些可能一竅不通,但是米飯、青菜、日常的家禽魚肉這種自給自足的東西還是有能力講究的,而且通常會很講究。譬如,譬如說新菜地種的菜和老菜地種的菜,好的水種的菜和差的水種的菜,瘦水魚塘或者水庫里的魚、跟肥水塘養的魚,走地雞跟飼養雞,養殖田雞跟割禾時候抓的田雞,田鼠曬的臘肉跟買的臘豬肉,井水山泉水沖出來的茶跟自來水沖出來的茶,那種區別真的大到不知哪里去。

(2)另外一個,可能是廣東飲食特點比較清淡吧,譬如說弄個麻婆豆腐下飯,跟用個鹽水青菜拌飯,能感受到飯香味的程度應該是有所不同的。

(3)另外,地域特征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很明顯。譬如說以前買過東北大米、五常米回家,家里人都說不好吃。泰國香米的評價稍微高一點。親朋好友里面,評價最高的米是廣東的馬壩油粘米。(其實很有可能是超市買的米并不怎么好,在馬壩鎮農民家買的三四塊錢一斤的自產米要比超市那種四五塊錢一斤的好吃不知多少倍)


/*************************** 4 *********************************/
其實小時候我也不懂這些的,以前書本上看了各種說袁隆平雜交稻什么的,還回去跟長輩們說。結果長輩們就回了一句:
產量高有啥用,一點飯味都沒有,產量就高一點點,價錢低了其實也不怎么劃算。好吃的米飯,是不用下飯菜,光吃白飯就可以吃兩三碗的。種過一次就不種了。
真正明白這句話,應該是我二十多歲工作之后,吃過足夠多數量的米飯、吃過足夠多不同種類的米以后,才慢慢的有了體會.

哈哈,再啰嗦補一段吧,我是一個理性的程序猿,二八定律是我做項目時候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對于飲食也是這個看法吧,有時候為了百分之二十的食物味道提升,其實是要付出百分之八十的成本。買個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可能只會好吃百分之二十,甚至只有百分之十,但是很多人愿意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錢去買一個好的電飯煲的。

相關的問題有好多好多,就我自身接觸到也不少:
(1)幾千塊錢的入門公路自行車和幾萬塊錢的競技級公路自行車
(2)幾百塊錢的耳機和幾千塊錢的耳機
(3)幾十塊錢的薄膜鍵盤和幾百塊上千塊的機械鍵盤
(4)幾十塊錢一袋的茶葉和幾千塊錢一斤的茶葉
(5)幾塊錢的牙刷和幾百塊錢的電動牙刷
(6)幾十塊錢的保溫杯和幾百塊錢的保溫杯

這些都是為了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的區別,而付出巨大成本的例子。
當然,有些時候有些人是會陷入到玄學,有些人甚至會借機招搖撞騙,因此也會因此導致某些人對這些領域的一些吐槽和嘲笑。(譬如說音響的水電火電之類的梗)

但是,這種追求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是符合人的需求的。

很多時候遭到一些人的不解的原因是:
隨著品質可以提升的空間越少,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到了某個臨界點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人就會產生一種疑惑:到底這樣繼續追求下去是否還有價值?

也有很多人會在追求的過程中停止下來,或者是退出了。但同時也有一部分對品質依然有更高需求的人、和一部分陷入玄學和腦子不清醒的人,會繼續的追求下去。
我們要反對的是那種陷入到玄學的人、或者不顧自身消費能力奮身入坑的人,但是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品質的人,理應得到我們的理解,起碼不應該受到嘲笑和鄙視。
2017-04-20
鍋確實是好鍋,但是想做出日本那種米飯的味道,還有米和水,光鍋是無能為力的。

日本路邊隨便進一個小居酒屋,東西味道不是說一定很好,但是吃的出來都很新鮮,米飯口感很好。
2017-04-20
前段時間家里電飯鍋壞了,原來用的是美的的,后來代購了個日本虎牌的電飯鍋,本來從沒覺得白米飯好吃,用了新的電飯鍋煮完之后,米飯看起來亮晶晶的。雖然也沒別人說的特別好吃,不過米飯的口感的確是好了不少,軟糯適中。

說說我的感受吧,我買的是日式土鍋內膽。不得不說,比我家原來的那個電飯鍋內膽重了很多!據說日本的電飯鍋內膽都比較厚,這樣受熱均勻,可以將米粒煮透,使得米飯的口感更好。

還有一點是我非常喜歡的,就是日本電飯鍋的菜單功能非常多,光煮白米飯就有普通煮飯,省電煮飯,快速煮以及煮最好吃的米飯,是的你沒看錯,最好吃的米飯也是選項之一。當然還有煮粥,煮糙米飯等等功能,怎么說呢,我就是覺得可以將煮白米飯都劃分的這么細的分類,不得不說,日本在這一點方面做的真的很到位。

第一次在齊家答題,好像有點偏題了...望輕噴
2017-04-20
絕對是米和鍋都有原因。親身證明:1我家鍋光白米就分精煮,普通煮,超快速煮。精煮出來的確實比快速和普通更香,更耐嚼,米味兒更濃,更干爽一些,超快速有時候出來比較濕,米沒有精煮出的有勁道。但是米更重要。有次用什么胚芽米精煮,沒開蓋的味道就香,一開蓋兒直接要醉了。嚼著韌爽香濃,是我最喜歡的米飯。除此外最好的當年東北米(北方人基本吃面,所以米用得很少就盡量買好的)那味道簡直不是別的米可以比的。尤其是南方米。我有個同學,延吉人,在英國一粒米都咽不下,把米全送給我,哪怕是用我的電飯煲煲飯也不行。最后圣誕節回中國。上飛機托運了五十斤東北新大米飛了20多小時來英國了。
2017-04-20
貴。
有一個實驗,把普通葡萄酒裝到奢侈品牌的瓶子里,專家都說好,品出雨后春筍不是沒有可能。為了排除情感和心理因素,還是搞個雙盲的實驗,再夸也不遲。
2017-04-20
前兩個月剛幫我朋友去修過虎牌電飯煲,她是當初從日本那邊買了個電飯鍋回來用,總共兩千多元才,感覺很劃算,也買了個那邊自配的所謂小小的變壓器。 然后回國后第一次使用,就華麗麗的報廢了。后來查找了下,上海這邊有家店專門修這個電飯鍋, 便郵寄過來讓我幫她去修。修理費花了七百大洋,還不帶運費。。。在那個很難找到地址的店里,我看到了好多同樣悲慘命運的電飯鍋,大都是變壓器問題,還遇到了個回頭客,那個客人是第一次來修完后配好新的變壓器帶回去,結果保姆煮飯的時候又忘記用變壓器了。。。然后老板正在用一個傳說日本原價就一萬多,國內得好幾萬的電飯鍋在煮飯,米是最普通的米。我舔著臉要了一口飯,嘗了下---沒感覺到所謂的極品好吃什么的。。。可能是我這等糙人無法體驗出那細微的高大上的感覺吧。
2017-04-20
沒用過日本的電飯煲,但是我記得小時候的電飯煲煮出來的稀飯,水飯分離,我以為電飯煲煮出來的稀飯都這樣,還要自己把蓋子掀開一點點?,F在用美的智能電飯煲直接按到粥那個鍵到點兒就成了粘稠的粥了,煮銀耳湯也是,按一個鍵就不操心了,而且煮出來品質好。所以我覺得電飯煲應該對米飯煮成啥樣有影響的吧。日本的電飯煲應該可能好吃一點吧,畢竟它的保溫杯確實挺好滴。嘻嘻
2017-04-20
2000年在上海買的sharp電飯煲,一直用的挺好。性能最簡單的哪種,不到200元。
雖然有使用指導,有刻度參考,但是不同的米還是有加水的差異,差異很小,自己慢慢摸索。
用了這么多年,內膽基本不粘,品質很好,當然和做法得當也有關。
米、水比例適當的話,肯定是米好飯也好,與鍋的關系貌似不是很大。
2017-04-20
花3k多買了一個象印的電飯鍋,怎么說呢……第一個感覺是煮飯時間好長啊……第二個感覺是,沒發現稀奇……就這樣了……

然后忍受一個小時的煮飯……可能是我們家米不好吧~
2017-04-20
如何燜米飯好吃?要訣是下米以后大火燒,短期內鍋內溫度高,高溫可以快速滲到大米堅硬的內部,俗話說把米的香味逼出來。后來小火慢燜。

日本的電飯鍋普遍遵從這一原理,在溫度變化控制上有特殊安排。較好的元器件也可以實現短期快速高溫的目標。

國內的電飯鍋只是平均用力,煮熟即可。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從小在灶臺上燜米飯,為了創造完美的米飯,甚至在開始階段會用力壓住鍋蓋,這樣米飯才好吃。
2017-04-20
說個身邊的故事。
真人真事,沒什么別的意思。關于日本的米飯,真的是去吃過一次就明白了。


一個日本人被派常駐中國,感覺米飯很難吃,于是從日本帶來了米,煮飯,感覺好了些,可還是挺糟心…

“一定是鍋不對吧”,他這樣想著。于是又從日本帶了口電飯鍋,煮飯。這回味道又稍好了點,可總覺得還是差了點兒。

“到底是哪兒不對呢”,寫個疑問伴隨了他半年,直到有一天…

有一天另一個日本人建議,用日本帶來的礦泉水煮飯。
2017-04-20
反對樓上說的米飯好吃跟電飯鍋沒有關系。簡直就是從“用了日本電飯鍋,沒菜一頓吃三碗”的一個極端倒向另一個極端。

每個人對米飯口味的敏感度都不一樣,對于不是很敏感的人來說其實用老式電飯鍋或者幾千塊的電飯鍋,味道沒什么區別;但對于比較挑食的人來說差別還挺大的。

客觀地說,好的電飯鍋確實會提升米飯的口感,但不會讓米突然變得香氣撲鼻、香甜可口。用起來確實清爽方便、細節周到,但這些值不值幾千元的差價就看你個人了。

總之,我覺得這幾千塊花的還是挺值的。畢竟米飯一日三餐都要吃,買個貴點的少說也要用幾年,每天那么點錢換回好的口感,太合算了。至少我從原來的菜不好吃、飯就難以下咽,到現在雖不至于說沒菜也能吃三碗,但至少菜不好吃的時候,拌點咸菜老干媽荷包蛋也能開開心心吃一大碗了。
----------------------
之前上學的時候一直都是用老式電飯鍋,最近才換了象印的一款。先說幾個我覺得比較容易感受到的優點吧:

1.飯剛煮好時的“蓋頂水”問題。之前家里用的是美的一款類似的電飯鍋,每次悶久了再打開鍋蓋時都會有一大灘水從蓋子上流下來,以至于電飯鍋后面和底部經常要清洗。但現在用的這款就處理的很好,蒸汽會凝結在蓋頂內部、壓力閥旁邊的回收容器里,飯蒸好后蓋頂只會留下零星幾個小水滴。這一個好處是清洗方便,第二個好處是心理因素,就是覺得看著清爽,之前總覺得蓋頂流那一大灘水有點惡心,原因見下。

2.細節方面考慮比較周到。最先想到的就是說明貼紙,之前最討厭的就是貼紙撕不干凈、總會留一塊痕跡在那里吸臟,但撕這款上面的貼紙的時候一下就撕的特別干凈,這種感覺還是蠻爽的 雖然是很微不足道的細節,但卻是最直觀的滿足感。

其他比如手感啦、材質啦,也是挺好的,但我買它來就是煮飯的,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3.長時間保溫不會嚴重損害米飯口感。之前用的電飯鍋,如果一直保溫超過兩個小時,吃起來就特別干、糙,底部有時會有鍋巴;但現在這個就好多了,前后差別不會特別大。
----------------------------------
然后是口感的問題,這個還是蠻看人的。

就我個人來說,感覺好的電飯鍋相較一般的電飯鍋,最大的差別在于米飯的“濕感”不一樣。感覺有點玄學啊=。= 但怎么說呢,就是好的米飯的“濕糯”,感覺更像是水蒸氣混雜的那種濕,而差米飯的“濕”,更像是放多了水的那種濕。很難形容的感覺,就好像空氣花灑跟一般花灑的區別,真要說的話好像也差不多,但是一感受就很容易分辨出來。前面說的覺得“蓋頂水”惡心,就是因為這個。

奇怪的是,明明都是拌水,泡飯、稀飯和粥明明都很好吃=.=
-----------------------------------
最后我要吐槽一下,再好的電飯鍋也是不可能把差米煮出香味的。好電飯鍋能提升米飯的口感,這里面既有壓力、加熱方式等硬件因素,也有“買了貴電飯鍋當然會認真按刻度煮米等心理因素”,但無論如何也只是改變口感罷了,香、甜這些口感不是一個電飯鍋能做得到的。

有時候你覺得:誒?這個米煮的都甜甜的!——那可能是因為你嚼太久,口水跟淀粉作用的甜味
2017-04-19
家里電飯鍋總是壞,后來干脆買個貴的,TIGER的土鍋,唯一感覺就是內膽用料很實..米一樣粘鍋,也沒有比國產的更好吃,煮米都要一個多小時.后來就變成家里燉湯的鍋了..現在家里都是用高壓鍋煮米飯的,這樣的米飯口感是日本電飯鍋不能比的
2017-04-19
從香港背了一個日本原產的象印電飯鍋回來,家里的米(國內普通的米),煮出來和老電飯鍋的截然不同。
家里人的飯量都比以前大了一些,很享受吃飯,一口一口很香,感覺米燒得特別透,糯軟卻不爛。
打開鍋的時候,最上面的一層飯一粒一粒閃亮的。
飯都盛出來后,絕無一點鍋底,鍋壁上僅有一絲一絲的,像肉松似的,一抹都吃了,飯鍋居然水沖沖就好了,沒有一點浪費,老電飯鍋我總是要鏟鍋底的。
嘿嘿,覺得沒有白費力氣,當時一個鍋占了大半個箱子呢。
2017-04-19
第一次在齊家上寫評論,希望不會被噴得太慘。我剛查了一下X寶,價格最高的前三頁只有一個海爾電飯煲,美的價格最高的電飯煲為1000元人民幣左右,虎牌等日韓產品價格好高,只用過三四百元電飯煲的窮屌絲不敢直視。。。我不清楚各樓說日本電飯煲比國內品牌好的時候用的是什么價位的國產品牌電飯煲?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在比較的同時應該做到平等對比吧?我直觀地認為內膽加厚的同時也會使得功耗更大吧?(經提醒查證,相同規格的電飯煲功率基本一致。ps.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
央視財經有一篇各大高校食品學院的實驗報道解決了我的疑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5MTkyMA==&mid=2656852780&idx=3&sn=7aca3ed2a6a65b5ae9e140d9dff4bdfc&chksm=bd71de938a065785d3ba712713391a9f3c4b2b7b2a03fa7b5c334522c5d2b6aec757eda525da&scene=4#wechat_redirect
2017-04-19
做飯的水確實還蠻重要的,同樣用國產的鍋做,用天然礦泉水做的飯就是白凈,蓬松,好吃。而用自來水的確實不大行。不過這里的天然礦泉水是要比較淡的才行,所謂的比較淡是指水中的溶解性總固體含量要比較低,鈣鎂含量在100mg/L左右的,做出來的飯很好吃。日本的電飯鍋做出的飯好吃,電飯鍋受熱均勻是一點,還有就是日本的自來水。日本由于比較小,雨水滲入到地表,很快就被使用,其中的離子總量都很小,所以日本的水很淡,就像用很淡的天然礦泉水煮飯一樣,所以好的鍋配好的水,做出的飯就好吃啊。
2017-04-19
對機械一竅不通,但對美食制作很上心。

那是第一次去日本時候,在東京車站地下,隨便吃了一家鰻魚飯加蕎麥沾面——鰻魚是好吃,蕎麥沾面也好吃,只是在吃到飯的時候,不由自主的笑了出來,同時又有想哭的感覺。活了二十多年居然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米飯。直到后面各種日本料理和牛螃蟹等也只是好吃而已,都沒有吃到米飯那么那么驚艷,觸動心靈。

家里高檔美的電飯煲壞了,又買了蘇泊爾電飯煲,去那么多次日本也沒想過背一個鍋回來。媽媽朋友送她一個松下的,試過幾次,與同檔次國內電飯煲比起來,可能在米粒保水方面略微好些,沒有太大區別。在國外吃的是美國蓬萊短米,所以結論是區別可能真的不在電飯煲而是在大米上。

上面有朋友說日本大米不少是在東北租的土地種的,然后印上日本大米包裝。我想說的是,全球蘋果手機都是鄭州產的,三星手機是天津產的,日本馬桶蓋是杭州產的,所以miss重點了。
2017-04-19
根本就是假的好么 央視已經做過實驗了 國產電飯鍋和日本電飯鍋同時挑了5款一起煮米 其中有一款1w多用的最好的米 煮出來效果還沒國產幾十塊的好吃 別聽謠言說日本電飯鍋好 其次我們中國家庭有幾個是像日本家庭那樣煮一次飯之后一直保溫的啊
2017-04-19
個人認為,如果一定要買,就買110伏的,不要買220的,因為既然你都去到日本了,還買220,還不如直接坐車坐飛機到香港。。反正都是一樣的貨。。真的沒騙你。。另外,如果買的是110的,上面的功能鍵最好設法弄清楚是神馬意思,就不要每次煮飯都傻逼的等上一個小時。。人家是有幾個米飯鬆軟程度和快速煮飯鍵的。。快速煮飯只要不到半個小時。。。所以。。買了沒有中文字的電器還是把功能弄清楚的好。。不然還不如買國產。。
2017-04-19
現在在用一款最便宜的tiger電飯鍋5000日元買的,飯不會粘鍋底,清洗也很容易,感覺好幸福,可能是因為在國內沒用過貴的電飯鍋,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 ̄▽ ̄"=)>
2017-04-19
買過虎牌的電飯鍋,據說就是那個米飯站在里面會跳舞的高科技電飯鍋。后來明白是說受熱均勻,并不是真的讓米粒站在鍋里。

內膽巨厚。據說是9層內膽。其余很樸實。鍋蓋內層可拆,清理很方便。

做飯時間比普通電飯鍋長十分鐘左右。噪音偏大。
做出來的米飯屬于比較柔和,并且粒粒分明,軟硬適中,但并不是特別香的那種。

還喪心病狂的做過一次大碴子粥,就是純老玉米粒熬粥,居然也被這個鍋搞定了,從此相信介紹里的IH什么加壓的說法了
2017-04-19
七分米三分鍋,高端電飯煲做的飯確實不錯,國內的也不錯,推薦厚鐵內膽的,導熱保溫效果好,記得小時候老家漁船上用專門的鐵鼎罐做飯,味道一直不能忘懷,目前九陽的鐵釜和蘇泊爾精鐵球釜的形狀就很像鼎罐。
2017-04-18
日本的電飯鍋以其高科技和精湛工藝著稱,首先,它們的加熱技術非常先進,通常采用多段加熱和IH感應加熱技術,能夠更均勻地加熱米飯,使得米飯口感更佳。其次,日本的電飯鍋通常具備多種功能,不僅能煮米飯,還可以用來煮粥、燉湯等,十分實用。此外,很多日本品牌,如松下、象印、虎牌等,都在設計上注重用戶體驗,操作簡單易理解。

從實際用戶的反饋來看,許多人表示使用日本電飯鍋后,米飯的口感比以前好,米粒分明,香氣四溢。此外,許多用戶也贊賞其耐用性,使用多年依然保持良好的狀態。

總體來說,日本電飯鍋因其技術先進、功能多樣和優質的使用體驗,吸引了大量消費者選擇從日本帶回來。
2024-08-01
我家那個虎牌煮飯那么好吃,一定是假貨!
2017-04-25
表示沒吃過日本的米和鍋做出來的米 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 感覺米飯最好吃的時候還是小時候灶頭燒出來的飯 還會有鍋巴
2017-04-25
就沒人覺得711盒飯里的飯比從日本買的電飯煲煮出來的還要好吃嗎?
2017-04-24
一直知道耳機很玄學,但今日方曉煮飯也有這么深刻的道理。
2017-04-24
去日本旅游的時候嘗試過用虎牌煮飯,除了有點粘以外,沒有什么區別(個人口味。
題外話竹筒悶飯才是王道
2017-04-24
你們試試東北特產---泰國香米吧
2017-04-24
今年7月剛到日本留學,和一起來的幾個同學合資買了個電飯煲,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的。
也許是價錢比較便宜的緣故吧 (攤手- -
2017-04-24
松下
2017-04-24
這個就應該搬出經典答案啊







情懷
2017-04-24
今天剛剛好 在公交車上面聽兩個女人說這事 好像是說 在日本買的折合人民幣 3千的電飯鍋 在國內要賣上萬 嚇人 0.0
2017-04-24

原來也這么認為,突然一天水放少了,發現國產電壓力鍋和散裝大米戰斗力原來可以這么高!那日本鍋讓我放起來了。。。

2017-04-23
我想知道這鍋跟普通蒸飯比會怎樣?
2017-04-23
看到答案后覺得我在日本買的那個虎牌的電飯煲應該是假的。。。
2017-04-23
坦白說,是日本的米好
2017-04-23
日本電飯煲主流品牌比較多,
2017-04-23
你們試過用好點的米煮飯嗎?
2017-04-23
修改修改
2017-04-22
你們吃過用電壓力鍋煮的飯嗎?
2017-04-22
哼,你們就是沒吃過東北的大米。
2017-04-22
在下覺得好多答主都精致得不行,估計聽輕音樂也會特地用三峽發的水電聽以保證音質的恬靜悠遠.
2017-04-22
感覺主要還是米的問題……一樣的鍋煮飯,作為在南方上學的東北人感覺口感味道都差太遠……
2017-04-22
電飯好,米也要好,做出來飯自然就不錯。
2017-04-22
你們也不想想,為什么日本電飯鍋世界有名,就知道在這黑,黑吧,酸不酸都。
2017-04-22
一個是設備和米,一個是人和米
2017-04-21
要用水電才行
2017-04-21
他們有核心技術
2017-04-21
我買的虎牌第二好的,淘寶4k多,感覺沒多好
2017-04-21
…好的電飯煲可以讓好米更好吃,差的米怎么煮都不好吃……
2017-04-21
覺得這里飯好吃,我一直以為是日本的米好,原來是電飯鍋好嗎?可米超貴的,電飯鍋不貴啊。。。
2017-04-21
日本電飯煲燒出來得就更yummy
2017-04-21
要做出一鍋好飯,無非就是三個條件: 鍋, 米, 水 。
再好的鍋,帶回去沒有好米好水也無濟于事
2017-04-21
日本松下,象印
2017-04-21
其實與國內好一點的感覺差不多,父親認為日本電飯煲做出的飯好吃,但其實也只是心理作用,如果說得難聽點,就是日本的米比中國的好
2017-04-21
總的來說我還是懷念奶奶家用柴火燒出來米飯的味道
2017-04-20
其實中國的多星電飯鍋就挺好的,我家用了10多年了,還在用。
2017-04-20
沒覺得日本的米好
中國東北的大米我覺得最好

其實想看看有沒有討論蒸米的技術
已發現象印、虎牌蒸出來的米更好吃的原因
2017-04-20
坦白說。中國的大米都是轉基因了。為提高產量。日本都正常生長的大米。
2017-04-20
1米2水3火侯 扯那么多干啥
非把簡單的東西搞得這么玄學。
電飯煲還不如農村燒柴的灶呢,而且還貴,性價比太低了。
2017-04-20
唉,國產電飯煲做飯就算不好吃,又能難吃到哪兒去·····
2017-04-20
我說真的,你們有沒有吃過大木桶子蒸出來的米飯。比起電飯煲高到不知哪里去,逼格簡直要溢出了好么。
2017-04-20
分明就是米好
2017-04-20
可以封印比克大魔王的……
2017-04-20
今年還是去年岳父從日本買了個四千元RMB的回來。岳母說好用,不沾底易清洗。我感覺吃起來每口飯的軟硬度基本一致。
2017-04-20
用過一個
內膽厚
截面小,一個人做飯也好吃
2017-04-20
又有人在齊家營銷了!比微博還不可信!珍重!
2024-06-26
日本最有名的電器廠商的電飯煲,杭州制造。。。真心不明白為啥要從日本帶回來。
(哪個牌子很容易查,這里就不表了)
2017-04-19
關鍵還是要米好…
2017-04-19
家里用過蘇泊爾,也用過象印…只想說,還是看米吧
2017-04-19
國產500檔次的ih電飯煲就很不錯了。然后就是看米,水。
2017-04-19
挺好的,好在它在日本,你看不到,看到了也帶不走,帶走了也不是你想要的了。
2017-04-19
從日本背回來9.5kg的松下電飯鍋 第一次煮飯后驚艷了 美味
2017-04-19
其實1000多元的國產鍋和5、6000元的日本鍋并沒有很大的區別,萬元以上的才有明顯的區別。另外,喜歡長粒米的就不要買日本鍋。
2017-04-19
日本電飯鍋就像翻蓋機 堆一堆每一個都面白そう的功能
但是翻蓋機最終被智能機擊敗
哪天出一個smart炊飯器 可以裝app控制炊飯過程什么的。。。
2017-04-19
缺錢的可以買國內的ih電飯煲,口感可以秒殺普通電飯煲。
2017-04-19
大灶飯才好吃呢。。城市人都沒吃過。。。我們鄉下人買不起日本電飯煲
2017-04-19
我爸爸背回來日本的大米 比電飯鍋荒唐多了
2017-04-19
首先,要有一個家,其實,要有一個能買得起2k+電飯煲的男朋友。/手動再見
2017-04-18
米要好,水要純凈。
2017-04-18
相關問題
想入手個好點的電飯鍋,也知道日本鍋不錯,但臺灣大同電飯鍋沒人用嗎?據說不錯了嘛?有沒有朋友用過求介紹?
臺灣大同電飯鍋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口碑,很多人認為它性價比高,煮飯效果不錯。大同電飯鍋常常被稱為‘懶人神器’,具有多種烹飪模式,可以輕松應對不同的米種和口味。 首先,大同電飯鍋的內膽一般采用的是鋁合金或者不粘涂層,能夠更均勻地加熱,提高米飯的口感。 其次,該品牌的設計也比較人性化,操作簡單,非常適合家庭使用,特別是對于不太會做飯的人。 而關于日本電飯鍋,它們通常有更先進的技術,比如發熱盤更加均勻、智能化控制等,適合追求細膩口感的人。 另外,如果預算充足,購買日本品牌的電飯鍋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臺灣大同電飯鍋也是個值得嘗試的選擇。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線下商場體驗一下它的實際使用效果。總體來說,根據你的需求和預算做選擇,都會有不錯的體驗。
如何選購日本電飯鍋?2016.02.23
選購日本電飯鍋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 **品牌與廠家**:日本有很多知名的電飯鍋品牌,如松下、象印、虎牌等,選擇大品牌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 2. **容量**:根據家庭人數選擇合適的容量。通常1-3人的家庭選用3升左右的電飯鍋較為合適,而4-6人的家庭可選擇5升以上的型號。 3. **加熱方式**:電飯鍋的加熱方式有內膽加熱、IH(電磁加熱)等,IH加熱效果更好,能更均勻加熱米飯,提升口感。 4. **功能**:一些電飯鍋帶有蒸、煮、煲湯等多功能,選購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具有多種功能的電飯鍋。 5. **技術參數**:可以關注電飯鍋的加熱升溫速度、保溫效果、內膽材質及清洗難易度等技術參數。 6. **用戶評價**:查看一下其他用戶的評價,了解電飯鍋的使用體驗和口碑,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選擇。 7. **價格**: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不同價位的電飯鍋,性價比高的產品往往更受歡迎。 總的來說,選購日本電飯鍋時要綜合考慮品牌、容量、加熱方式等多個因素,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電飯鍋。
日本虎牌電飯鍋好在哪里?工作原理是什么?為什么同樣的米煮出的飯更好吃!
日本虎牌電飯鍋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技術先進**:虎牌電飯鍋采用了高科技的IH感應加熱技術,可以實現360度全方位的加熱,確保米飯受熱均勻,不易煮焦。 2. **多種功能**:它不僅可以用來煮米飯,還有蒸、煲湯、煮粥等多種功能,滿足不同需求。 3. **智能控制**:部分型號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統,根據食材和所需口感自動調整加熱時間和溫度,確保米飯的最佳口感。 4. **材料優質**:虎牌的內鍋通常采用優質不粘材料,煮出的米飯更容易脫離鍋底,且清洗方便。 關于工作原理,虎牌電飯鍋的核心在于IH感應加熱技術,這種技術通過電磁波作用加熱鍋底,直接將熱量傳遞到米飯中,提升了加熱效率。同時,內置的傳感器會實時監測米飯的溫度和水分情況,從而進行動態調節。 最后,同樣的米在虎牌電飯鍋中煮出的飯更好吃,主要是因為其更為均勻的加熱和合理的水分控制,使米飯每一粒都能充分吸收水分,口感更為松軟、香甜。
日本買了個100V的電飯鍋,回國如何選購變壓器?
為了安全和實用,選購變壓器時,請遵循以下幾點: 1、功率選擇:首先要確認你電飯鍋的功率,一般電飯鍋的功率在300W到1000W之間。選擇變壓器時,要確保其功率大于電飯鍋的功率,建議選擇1.5倍的功率,避免變壓器超負荷,確保安全。 2、電壓轉換:你需要的變壓器是將220V電壓轉換為100V,因此選擇100V輸出的變壓器。同時確認變壓器的輸入電壓范圍能兼容中國的220V。 3、類型選擇:可選擇無噪音的變壓器,尤其是在家庭環境中使用時,靜音效果非常重要。更推薦購買純銅芯的變壓器,其穩定性和耐用性更好。 4、認證與品牌:選擇知名品牌的變壓器,這樣在安全性和售后服務方面更有保障。購買時注意查看產品的檢測證明和質量認證,確保符合國家標準。 購買變壓器時,可以去大型電器商場或者在線平臺,如京東、淘寶進行選擇,確保選購到合適的設備。
請問日本帶回的功率為1420w的電飯鍋能使用日本制的功率為1500w的變壓器嗎?
使用日本帶回的功率為1420W的電飯鍋,選擇功率為1500W的變壓器是可以的。這是因為變壓器的功率要大于或等于電器的功率,以確保其正常工作。1500W的變壓器能夠滿足1420W電飯鍋的需求,不容易發生過載風險。但仍需要注意變壓器的質量與散熱,確保使用安全。
什么電飯鍋最好,怎樣挑選電飯鍋?
挑選電飯鍋時,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 功率:一般800W到1500W的功率足夠,功率越大,煮飯速度越快。 2. 容量:根據家庭人數選擇合適的容量,通常3-5升適合3-5人。 3. 功能:考慮是否需要多功能,比如煲湯、蒸、煮粥等,市場上有很多多功能電飯鍋,能夠滿足不同的需求。 4. 內膽材質:不粘涂層內膽易清潔,建議選擇質量好的陶瓷或不銹鋼內膽,增加耐用性。 5. 品牌信譽:知名品牌如美的、九陽、松下等在質量和售后服務上相對有保障。 最后,實際使用時可以查看消費者評價,結合自己的使用習慣做出最終選擇。
電飯鍋沒有能效標識,這說明什么,這電飯鍋有問題嗎?
電飯鍋沒有能效標識,可能說明以下幾點: 1. 產品未通過能效檢測:國家對某些家電產品設有能效標識制度,缺乏標識可能是該產品未經過相關的檢驗。 2. 生產廠家不合規:一些小廠家或未經注冊的品牌在生產時不符合國家標準,可能導致沒有能效標識的情況。 3. 進口產品問題:某些進口電飯鍋可能沒有貼標,這可能是因為其不符合國內的相關標準。 4. 過期或仿冒品:市場上也存在過期或仿冒的商品,這類產品往往沒有正規的標簽及標識。 因此,如果你的電飯鍋沒有能效標識,建議仔細檢查產品來源和品質,最好能夠選擇有國家能效標識的產品來確保安全和使用效果。
電飯鍋內膽是什么材質,什么品牌的電飯鍋好用?
電飯鍋內膽常見的材質有不粘涂層、鋁合金、不銹鋼和陶瓷等。 1、**不粘涂層**:這種內膽主要防止米飯粘底,易清洗,是市面上較為常見的選擇。 2、**鋁合金**:熱傳導性能好,加熱均勻,但要注意避免刮傷涂層。 3、**不銹鋼**:耐用且不易生銹,加熱效果稍遜。 4、**陶瓷**:健康環保,熱慣性好,但較易摔碎。 至于品牌,推薦幾個口碑好的電飯鍋品牌: - 熊貓電飯煲 - 美的電飯鍋 - 蘇泊爾電飯煲 - 飛利浦電飯煲 - 東芝電飯鍋 這些品牌的電飯鍋在市場上評價不錯,功能齊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型號。

裝修要花多少錢?
10秒測算報價

裝修總價
用戶協議隱私協議
免費獲取裝修報價明細

滬ICP備13002314號-1 滬B2-20170342 組織機構代碼證:66439109—1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網信認證 網信編碼:1664391091 舉報電話:400-660-7700

齊家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ksfs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